近日,备受瞩目的全省交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雅安市雨城区成功召开。省道104线雨城区坪石至回龙(洪雅界)段提升改造后,不仅让雨城区与周边区域的通行效率大幅提升,更与望鱼古镇非遗社区形成深度联动,在交旅融合的浪潮中,走出了一条道路与古镇互促互融的新路径。交通提档升级与古镇焕发新生的互促互融,成为本次大会的讨论焦点。
省道104线雨城区坪石至回龙(洪雅界)段,曾是等级较低的公路,仅承担串联周边乡镇的基础功能。2022年,改造工程启动,次年随着大峨眉交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与“三山旅游环线”规划推进,改造再次升级。如今,它已升级为高等级公路,路面得到拓宽,通行安全性也显著提升,还规划了“慢行”系统与停车点,雨城到洪雅、峨眉山的通行时间显著缩短,曾经的交通瓶颈,如今已成为串联美景的“黄金通道”,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
道路的蝶变,为望鱼古镇带来了最直接的“人气红利”。
此前,因交通不便,不少游客即便知晓古镇,也无奈望而却步。
如今,便捷的交通让古镇的可达性大幅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走进古镇,青石板路蜿蜒向前,茶马古道的历史韵味扑面而来。作为正在打造的全国首个乡村非遗手艺人的原生态文化社区,这里将石头画、竹编、笋壳画、扎染、古法酿酒、雅茶等十余种非遗技艺融入街巷之间,宛如一座活态传承的“泛博物馆”。
在古镇的窖烤面包工坊里,常常能看到亲子家庭围坐在一起,在全国技能标兵彭世林的指导下,揉面、塑形、等待面包在古法窑炉中慢慢烘烤。这样的非遗体验场景,如今在古镇随处可见。游客们不仅是文化的旁观者,更成为非遗传承的参与者,他们将体验过程分享在社交平台,用口碑为古镇“代言”,让望鱼古镇的非遗文化传播得更远。
人气的聚集,也为古镇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镇上的咖啡店、民宿、餐馆生意日渐红火,不少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古镇里的茶叶、手工咸菜等农特产品,也借着游客的脚步走出深山,成为备受青睐的“伴手礼”。
同时,古镇通过招商自营、邀请非遗传承人驻场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与手艺人共同参与发展,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经营模式碰撞出火花,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形态,逐步形成了“非遗+美食+艺术”复合生态,以及“古镇+匠人+公司”的运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望鱼古镇并非单纯受益于道路发展,更以自身特色为省道104线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条交通干线不再只是简单的通行载体,更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纽带。如今行驶在省道104线沿线,与古镇历史、非遗文化相关的标识牌、宣传牌不时映入眼帘,让司乘人员在途中就能感受到古镇的文化魅力。
古镇的热度,还带动了省道104线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周边的海子山等自然景观与望鱼古镇形成互补,共同组成了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沿线的露营地、观景台等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了道路沿线的旅游体验,让更多人选择通过省道104线开启旅程。
未来,随着道路与古镇的联动不断深化,将会发展出更多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推动雨城区交旅融合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让这条“黄金通道”真正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富民通道”。(供稿/图:雨城区委宣传部 赵宇航 胡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