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何涛 熊晓雨
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25岁的劳明冠刚刚结束独自穿越新疆独库公路的骑行旅程。定居成都的他,已骑行七年,车轮碾过荒野与城市,却始终坚信:“骑行是一种苦修,而非逃离——既靠近土地,也靠近自己的方式。”
科技让现代人陷入“永远在线”的漩涡,长途骑行者却在主动追寻“如何离线”。程序员、教师、金融分析师……当头盔戴上时,这些社会身份被逐一剥离,只剩下最本质的状态:“不管曾经是谁,在路上,我们只是不停前行的人。”他们从黎明骑向黄昏,以低速骑行感知中国城乡的呼吸,在轮动间重新认识土地的肌理、季节的流转与自我的内核。
骑行,正从小众爱好走进大众日常。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骑行用户数量已突破1.3亿,骑行类App累计用户规模达3亿,月活跃用户超5000万 。这一运动早已超越通勤功能,逐渐演变为融合运动、休闲与生活哲学的综合性生活选择。不追逐速度,不执念终点,年轻人更在乎的是——在路上,此刻即全部。
在这个属于骑行者的节日里,我们聆听劳明冠这样的骑行者诠释新生活态度:拒绝被社会标签定义,更以车轮丈量的行动重建人与世界的真实联结。
正如骑行哲学所揭示的:重点从来不在目的地。车轮终会停转,但那些被风扬起又悄然落下的故事,早已重塑生命的温度、刻度与深度。
2019年8月4日,骑行者阿问骑行新藏219国道途中。
2025年9月3日,骑行者阿问骑行途径赛里木湖。
2020年10月11日,骑行者阿问骑行西藏阿里中线途中,夜幕降临后在星河陪伴下入眠。
2022年8月2日,骑行者阿问骑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途中。
2023年11月20日,骑行者阿问骑行途径四川甘孜卡萨湖。
2024年7月13日,骑行者阿问在都江堰浦虹路穿越拉练。
文稿:熊晓雨
采访/执行:何涛 熊晓雨
摄影:何涛 骑行者阿问 骑行者南蛮浪子 骑行者小涛
剪辑/美术:何涛
四川日报全媒体出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