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东南,邯郸市的东北角,有一处国家5A级的广府古城。
广府古城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城,周长达4.5公里的城墙得以完好保存。城墙外宽达百米的护城河是广府古城的一大特色。
更加惊喜的是在广府古城的护城河以外,还有一圈水系。
原来广府古城所在,是河北省三大洼地的永年洼。这里是滏阳河的下游,洼淀常年积水,面积有4.6万亩之多,形成了独特的“一城双水”景观。
广府古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墙北门处看城下外面景色
广府古城,是广平府的简称。明代的广平府辖永年、鸡泽、曲周、肥乡、广平、成安、威县、邯郸、清河九县和磁州一州。
南门
广府古城建城年代久远,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
公元619年,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在广府建都称王,国号大夏,修建了城池。这应该是广府古城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
广府古城城墙元代以前为土城,明代又用砖做了砌护。
广府古城免费,但里面的武禹镶故居、武家大院、广平府署、杨露禅故居、以及城墙需要买票参观。
来广府古城,除了看上面这些,沿着古城里面的街巷走走,体验下城中百姓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
南大街
另外,东门往东2.5公里处,还有一弘济桥,
这里也是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形制与赵州桥基本相同,均为单孔敞肩石拱桥,完全可以与赵州桥相媲美,号称是赵州桥的姊妹桥。
我们到弘济桥时,景区还没有开门。原来,这里上午9点才上班。
弘济桥是个收费景区,每人次收费30元,景区停车场免费。景区很小,也就是把一座老桥给圈了起来。
不过这座桥还是值得一看的,是明万历年间重修后的原物,桥长48.9米,宽6.82米,东西向横跨在滏阳河上,全部用青石砌就。
券脸雕刻有龙首、龙、凤、飞马等动物图像,望柱顶有狮、猴、桃等,栏板则雕刻着动物、花卉、民间典故等。
兼顾了实用性和美学艺术性,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之一。
可以看到,砌桥用的石块,特别是桥身、桥面、和护栏、望柱等,全部都是用大块青石经石工精雕细琢之后才使用的。
弘济桥景区很小,除了搞精细的专业研究,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时间足够。
之后,我们一路向西,来到广府古城东门。
现在的广府,已经降格为广府镇。
上百米宽的护城河水面,波光粼粼,不时有水鸟掠过。
桥后的广府城墙虽然比不上南京城城墙高大,但有了前面宽阔的护城河河水,所以显得异常的灵动。
与其他有城墙的老城不同,广府古城东城门并没有朝正东方向开,而是开向了正南方向。
而且,广府古城正东面的城墙不是直的,而是呈圆弧形。原来,进城以后首先进去的是一个瓮城,瓮城西北角处向正东方向开设的才是主城门。
广府古城的城墙多处都已经长起了树,为单调的城墙增添了生机。因为城墙里面的土是夯土,所以这些树扎根生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得不赞叹这些树木生命力的旺盛。
登广府古城墙每人次收费25元,目前只有东门和南门可以上下,绕城墙一圈4.5公里,想要到城墙上游玩的朋友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合理的登城和下城口。
城墙上面有可以多人乘坐的自行车,扫码即可骑游。
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看城内景色和城外护城河以及更远处的风景。
北门
与中国绝大多数古城一样,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所对的十字轴是老城的核心,也是商业主街。
位于中轴线北部的广平府署虽然不是老建筑,但从仪门到石坊、大堂、二堂、三堂、正房,以及一众偏房等,其布局严谨,规模宏大,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东门旁边有一处武禹镶故居,收费10元每人,一众屋舍均是中国传统布局,如果时间充裕,还是可以进去看看的。
至于南门外面的杨露禅故居,如果不是想对太极搞研究的,真的不建议专门前往。
至于美食,广府古城内的街巷里,到处都是酥鱼、缯肘以及酥饼等。
大概是我们没找对地方吧,我们中午在南大街路西的一家看起来排面还算大点儿的餐馆点了个酥鱼和排骨,真心不好吃。
从上午不到九点就到弘济桥,一直到下午四点,我们才逛完古城。要说感受,怎么说呢,只能说广府古城还是有特色的。毕竟它是邯郸唯二的5A景区之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