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柳州长大,总向往着百公里外的桂林。不仅因为"山水甲天下"的盛名,更因为那里是儿时眼中通往世界的窗口。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桂林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满街可见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尤其是黑色皮肤的外宾,让我们这些柳州孩子感到惊奇。由于距离近、火车方便,桂林成了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最近触点。那时,外国旅行团蜂拥而至,外宾接待是当地旅游业的支柱。
然而,当我长大后进入旅游行业,再访桂林时,却发现外国团队已大幅减少。同样,二十多年前我带队出境时,中国出境的旅行团数量尚不多,在海外偶尔能遇见外国团队,但也并不密集。后来,无论入境还是出境,团队游的衰退成为全球共性现象。
一、数据背后的趋势:团队游衰退与自由行崛起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出境游客中自由行比例已达68.5%,而团队游仅占31.5%。2023年,入境团队游客数量仅为2019年同期的约40%,而散客恢复速度明显更快。
桂林的情况尤为典型。上世纪90年代,桂林年接待境外团队游客超200万人次,占入境游客总量的八成以上;而到2023年,团队比例已降至不足30%。
二、柳州网红现象:火爆旅游市场中的旅行社困境
2023年,柳州意外成为全国网红旅游城市。据柳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统计,2023年"五一"期间,柳州接待游客390.14万人次,同比增长达158.5%;国庆假期游客数量更突破450万人次。市区道路挤满了粤、湘、川、渝等地车牌,马鞍山、窑埠古镇、水上公交等景点人满为患。
然而,这波旅游红利却与本地旅行社擦肩而过。柳州市旅行社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旅行社接待团队游客量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5%,与整体游客量爆发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相反,住宿餐饮行业赚得盆满钵满。柳州某知名螺蛳粉品牌负责人表示,节假日期间日均销量达到平日的3-5倍;特色民宿入住率连续数月保持在95%以上,房价较2019年上涨120%仍一房难求。
三、旅游观念转变:从"打卡"到"体验"
团队游的衰退背后,是旅游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柳州网红现象正好印证了这一点:游客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自行规划行程,追求地道的螺蛳粉体验、小众的拍照点位和本地人的生活氛围。这种"自主探索式"旅游,与传统旅行社打包产品模式格格不入。
日本的发展路径可作镜鉴。在上世纪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团队游曾遍布全球;随着经济成熟,自由行比例持续上升,如今团队游占比已不足15%。中国正走在类似的道路上。
四、旅行社如何应对结构性变革?
面对自由行主流化的不可逆趋势,柳州部分旅行社已开始转型。有的开发"螺蛳粉制作体验+工业旅游"特色产品,有的提供"网红景点摄影师+导游"碎片化服务,还有的针对老年市场推出"慢旅行"定制小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内团队游市场萎缩,但入境团队游正在复苏。2023年在柳州工业博物馆、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等处,开始出现来自东南亚的团队游客,这与我在桂林东漓古村遇到的印尼团队情况相似。
结语:变革中的旅游业新生态
从柳州到桂林,从团队游到自由行,中国旅游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转变。柳州网红现象表明,游客用脚步投票选择了更自由、更个性化的旅行方式。传统旅行社需要认识到,不是人们不再旅行,而是不再以传统方式旅行。
正如柳州街头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客,他们不再举着小旗排队前行,而是拿着手机寻找最地道的螺蛳粉店,用全新的方式体验这座城市——这或许就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更分散、更深入、更自主,同时也更真实。
2005年拍摄于瑞士日内瓦湖
2005年拍摄于列支敦士登
2005年拍摄于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2005年拍摄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2007年拍摄于菲律宾马尼拉
2012年拍摄于埃及亚历山大
2012年拍摄于埃及亚历山大
2012年拍摄于埃及帝王谷
2012年拍摄于埃及红海
2014年拍摄于南非好望角
2024年拍摄于桂林东漓古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