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村口,一株巍然挺立、枝繁叶茂的古樟树映入眼帘。走过古驿道,穿过风铃叮当作响的蔷薇花架,一座千年古村便如画卷徐徐展开:这就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西北部的钓源古村。
钓源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1100多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同宗、后裔的聚居地。古村布局呈八卦图形,留存的祠堂、书院、民居等150余处古建筑是明清赣派建筑的典型。7口池塘伴着一口古井的水系,形成了当地人口中独具特色的“七星伴月”。
钓源古村。(新华网 董静雪摄)
仅仅几年前,钓源还处于濒临消失的困境。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谋生,人口流失严重,房屋逐渐破败,古建筑墙体开裂、屋顶漏雨。随便乱扔的垃圾,也对水体造成了污染。
“起死回生”的转机,出现在2021年。得益于“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村民参与”的创新模式,钓源古村一步步迎来蝶变。首先是系统保护,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投入资金对古建筑进行系统性修复,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肌理。同时实施生态治理,利用古樟群落和“七星伴月”水系打造独特景观。二是采取专业化运营。吉州区政府引入了“十里芳菲”等专业文旅团队进行整体运营,量身定制业态,让古村焕发新活力。三是村民参与,利益共享。“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使村民通过房屋租赁、景区就业、分红等途径实现增收。
钓源古村。(新华网 董静雪摄)
秉持“让古村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钓源古村不断探索 “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例如打造农耕公园,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有机土壤改良、智能农耕等,发展体验农业;设置陶道馆、非遗工坊等让游客体验手作魅力,恢复和展示传统生活方式和非遗技艺。
钓源古村内的花开书场。(新华网 董静雪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钓源古村在婚姻登记与文旅深度融合方面进行的创新实践。百囍墙、婚姻文化走廊、爱情存储信箱……走进“姻源堂”,唯美的中式浪漫气息扑面而来。作为集婚恋交友、婚姻登记、爱情打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结婚办证点,“姻源堂”依托深厚的庐陵文化底蕴,为新人们准备了别具一格的领证仪式,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浪漫选择。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去年七夕佳节启用至今,已有约200对新人在此领证。
千年古村芳华重现,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2025年上半年,钓源古村游客量达45.47万人次,实现营收1309.79万元。同时,通过持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钓源古村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创业110余人、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增收50万元、户均增收4万余元。(新华网 董静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