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全省“清新福建”品牌建设,把“清新福建·五彩龙岩”作为城市品牌,通过“红色、绿色、古色、金色、蓝色”五种色彩,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精神特征。为宣传阐释好“清新福建·五彩龙岩”城市品牌内涵,持续提高龙岩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凝聚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强大合力,9月15日起开设专栏,分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明、金色产业、蓝色特质,陆续推出相关文章或报道,敬请关注。
我市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力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青山焕彩绿满城
昨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首批福建省森林“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试点区遴选评审工作近日落下帷幕。经过专家评审,龙岩市凭借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禀赋、成熟完备的生态产业基础以及独具创新性的“四库”协同发展模式,成功跻身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市行列。这一殊荣,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武平千鹭湖湿地公园(资料图)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闽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绿色已然成为龙岩靓丽的底色、响亮的名片。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奋勇前行,步履铿锵。
雕琢绿色瑰宝
青山含翠映碧水,一城锦绣入画来。
漫步于龙岩中心城区的街头巷尾,推窗即见绿意盎然,移步便赏生态美景。徜徉于龙津湖公园、大锦山公园、登高山公园等地,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石锣鼓湿地公园风光。通讯员 卢鸣浪 摄
谈及龙岩的环境,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天蓝、水清、山绿,真美!”这一切的美好,得益于我市坚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市民和游客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华灯初上的挺秀桥及溪畔公园。龙媒体记者 章宸睿 摄
一张蓝图绘到底,聚力打好绿色牌。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精心呵护这片绿色家园,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9.5%,优级天数比例达79.8%,均位居全省榜首;76个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质水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质指数首次跻身全国地级市前50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转型升级等工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交流推广。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市赢得了一块块“金字招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并入选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等。
打造绿色样板
今年8月,全省首单河湖生态产品开发(文旅类)特许经营权交易在长汀成功签约,这是我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又一创新实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打好绿色生态牌,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龙岩样板,推动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走前头、作示范——
◆绿峦固本千山秀,碧水萦川万壑幽。长汀县水土流失率从1985年底的31.46%降至2024年底的6.31%,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美丽蝶变。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还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第十四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上作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展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的智慧。
长汀昔日“火焰山”变成今日“花果山”。张平 摄
◆青山环抱拢翠色,绿树连绵已成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改出了满目青山,目前,我市森林蓄积量1.57亿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三。今年,市林业部门积极探索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林票、碳票运行机制,着力打通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林业新途径,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林农的“幸福不动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武平山林。武平县林业局供图
◆香樟舒展如绿浪,山杜英叶泛脂红。走进坐落于上杭紫金山金铜矿矿区内的植物园,层叠交错的绿意令人恍若置身天然氧吧。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共创建省级绿色矿山1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8家,位居全省第一,为矿山生态修复树立了标杆。
2023年紫金山矿山公园植物园建设后现状。紫金山金铜矿供图
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长+”协作机制、河湖长制,实现市、县、乡、村设置全覆盖,确保每一片山林、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有人护。创新建立“生态司法+碳汇”机制,将碳汇损失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推动生态环境修复与碳汇补偿有机结合。
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9.21%,连续46年位居福建首位、全国前列;水土保持率提升至94.38%,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增添绿色动能
9月,金风送爽,龙岩世界地质公园的奇峰怪石间,生态研学与自然观光相映成趣。
梅花山虎园(资料图)
在梅花山虎园,一片片原始森林林深叶茂,宛如绿色海洋。游客们不仅能领略珍稀动物的独特魅力,还能亲身感受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梅花山虎园景区人气持续攀升,旅游经济指标再创新高。
据统计,景区今年暑期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96.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5%。
连城冠豸山(资料图)
生态龙岩,产业向“绿”。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绿色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动能。
2024年,实现林下经济经营面积1081万亩、产值达262亿元,带动19.1万户农户参与;特色现代农业实现产值1180亿元。
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锚定该行动方案,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有色、建材等行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力求达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共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近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稳步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仿若一幅壮丽的画卷,笔触始终在挥洒,只有持续绘就的进行时。
今年是我市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市将持续擦亮熠熠生辉的生态名片,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更加靓丽的华彩篇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