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释放文旅聚合效应 太行泉城出圈出彩
——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为邢台带来了什么(一)
本报记者 郭雨晗
连日来,我省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铁路客运列车奔驰往返,一头连着泉水奔涌的中心城区,一头连着红川绿谷的太行深山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捷多元选择,也成为展示太行泉城魅力的独特方式。
今年,第九届省旅发大会主会场设在邢台,为我市提供了一次全面展示文旅资源的绝佳机遇。我市精心策划观摩路线、统筹保障旅游要素,开展山城联动、资源共享的有益尝试,让深藏于太行山的红色印记、峡谷奇观、古寨风情和城中泉景、人文瑰宝等文旅资源热度“爆表”,探索出一条中心城市与太行山区文旅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径。
文旅“热”,“热”的是文化。好的文化体验在增强人们出游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正成为邢台文旅产业提升自我、持续成长的重要驱动力。
本届省旅发大会期间,中央和省、市媒体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百名记者,来自各行业协会的百对情侣,共同体验“泉心泉意·爱在邢台”甜蜜时光主题线路的独特魅力。全国各地的自媒体达人深入邢台沉浸式体验,通过多元传播助推邢台文旅资源“出新、出彩、出圈”,相关话题全网传播阅读量超5000万人次。
在抗大总校校部旧址和抗大陈列馆,游客沉浸式体验艰苦辉煌的抗战岁月;前南峪村与英谈村依托红色资源走出特色旅游发展之路;邢台大峡谷推出飞拉达项目,吸引户外爱好者挑战体验;三山溪谷农耕民俗文化园、抱香谷骑行小镇及郭守敬纪念馆,展示了邢台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此外,百泉鸳水公园与华庄泉突出邢台泉文化体验,沙河市栾卸村、西沟村打造“运动康养+乡愁记忆”特色乡村片区,内丘县融合扁鹊中医药文化发展康养民宿,临城崆山白云洞与天台山景区以天然溶洞、山水景观赢得游客连连称赞。
游客在中心城区与太行山区间往来,逛展览、玩体验、品文化、看风景,在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不断“种草”邢台美景,把太行泉城的独特魅力以零距离、全方位、互动式的方式展示在大众面前,让邢台文旅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做好“融”的文章,我市打造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为游客提供更高品质、更有特色的服务供给,引领文旅新潮流。
从邢台大峡谷惊险刺激的飞拉达项目,到中心城区“泉城骑行”及太行山沿线“骑行太行”的山、河、林、湖精品主题骑行路线,我市在“运动”业态上构建起立体化户外运动网络,把挑战自我、释放激情的天然运动场建在青山绿水间。全市酒店与民宿全面强化康养服务能力,邢侯台大酒店、抗大培训基地、云水湾酒店等实现全要素服务提升,前南峪宾馆、红苹果酒店等增设特色康养项目,推出药膳、温泉、理疗等服务,让太行泉城成为健康养生目的地。“泉心泉意·爱在邢台”甜蜜时光主题线路,整合串联山区与城区优质资源,设置系列浪漫打卡点与婚恋服务节点,构建集“恋、购、影、宴、住、游、娱”于一体的甜蜜产业链。
从“迎客来”到“留客住”,我市因地制宜展开探索,城市和山区的旅游要素保障同步提升,让更多游客在“慢游”中抵达诗与远方、收获健康身心。
今年以来,中心城区德龙亚朵酒店、泉府云臻酒店、泉城礼堂假日酒店等10家规模酒店相继投入使用,新增床位超2000张。各酒店持续强化“住宿+”服务能力,推出多项具有泉城特色的体验项目。太行山区民宿群持续改造升级,让民宿与周边自然环境、传统村落风貌相融共生,充分凸显太行山居的独特风情。和隐山居、半山云舍民宿、云阶客栈等一批山间民宿成功“出圈”,让更多游客从“住一晚”变为“住一段”,从“打卡游”变为“深度游”。
省旅发大会告一段落,山城联动效应仍在持续。串珠成链的文旅资源,可游、可看、可体验的精品线路,向人们讲述着太行泉城的精彩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邢台、爱上邢台。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