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胜博

车厢的晃动逐渐缓和,从南宁到长沙,10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终点。
说不清是向往已久还是一时冲动,在五一假期的第二天凌晨五点,我突然决定去长沙。一张119元的火车票,10个小时硬座,从下午3点到凌晨2点,在车上用手机查看各路攻略,预约了岳麓山和橘子洲,没带充电宝,在乘务员的工作间冲了两次电,吃着自己包里的零食,看着车上的乘务员推着小推车一遍一遍经过,对面的两个女生用日语和韩语聊着到达长沙后的计划。
10个小时里,窗外的天空由明转暗,列车走走停停,终于在凌晨1 点48分,停靠长沙站。
走下火车,一丝凉意混着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冲淡了困意,尽管已经快到凌晨2点,但下车的乘客们却明显兴奋起来,从站台往外走的过程中,发觉身边的乘客似乎大多数和我一样,都是趁着五一出来游玩的大学生。
走出车站,回头望去,“长沙”两个鲜红的大字在深蓝的夜幕中分外醒目,高立的钟楼显示,距离两点不到五分钟。掏出手机对着“长沙”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几位家人和朋友,然后朝着卫生间走去。在洗手台的镜子前,感慨了一会10个小时的硬座,将身上的潦草整理一番。火车站前广场的两侧还有不少的店铺在营业,找了一家面馆,点了一碗三鲜面,放下背包,看着手机上的民宿和宾馆推介。是的,我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在我的计划里除了橘子洲和岳麓山的预约,以及返程的车票是确定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随缘,就像我面前这碗三鲜面。作为我的长沙第一餐,在我吃下去的第一口,咸到令人感慨盐价低廉也许不是好事的味道就令我开始后悔在这里吃下在长沙的第一餐实属错误。勉强就着刚买的水将这碗面吃完,走出这家面馆,竟然如释重负。
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还有着不少人,除了少量的游客,更多的是正在揽客大叔大妈。刚走没两步,一个大妈就举着一张写着“钟点房”的牌子向我走来,我还没来得及摆手,大妈就开口说道“一小时50,要不要钟点房?”我还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大妈又开口说“钟点房50一小时,帅哥要不要?”我想了想说“少点行不行?”大妈摇头,我直接走开,大妈追上来“你想少多少?”我边走边说“看你能少多少。”大妈说“少5块,45。”我没接话,继续往路上走,大妈看我不说话也许估计我不是她的菜吧,便没有继续在我身上浪费时间,高举着牌子,转过肥胖的身子一路小跑着寻找下一个对象去了。
在吃三鲜面时,我把手机上的酒店宾馆还有民宿看了一遍,要么就是涨价宰客,要么就是环境太差,没有几个是合适的,至于这附近揽客的,其实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去住,话说回来,即使是手机上看的那些,也只是在吃东西时无聊随便翻翻,并没有真去住的打算。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是凌晨2点,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 该何去何从?拿出手机,开始搜索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没错,我打算在麦当劳度过来到长沙的第一晚。
在路边扫了一辆共享电动车,发现不把头盔戴好,车子就不能启动,看来长沙在交通安全的细节上也很重视。启动车子,车灯射出的亮光照出了一片细细的雨丝,长沙正在下小雨。电车的凳子在擦了两张纸后看起来干了不少,将车子轻轻退下路沿,防止积水溅起。坐上电车,看了看手机上的导航,长沙步行街中心广场,麦当劳24小时营业店,路程6公里,出发。
路灯投下一个个昏黄的椭圆光晕,车灯划开雨幕,风夹着雨点掠过耳边,湿滑的路面并未减弱我的兴奋,反而让这次夜骑变得畅快。一路上,和成群的出租车等待穿过路口,看看街上不时出现的行人,听着陌生的湘楚方言,在距离家乡八百公里的夜间大道,独自骑着电车飞驰,是一种莫名的快乐。
手机上传来提示,目的地即将到达,我也看到了还在发光的M字招牌,将电车停下,上锁还车,正要朝着麦当劳走去,抬头不经意的一眼,一栋散发着霓虹的建筑在我余光上投下了独特的引力。层层叠叠的广告牌散发着斑斓灯光,错综复杂中却又并行不悖,最显眼的是两个上下排列的,散发着紫蓝色光芒的“长沙”的大字招牌,这就是传说中长沙的著名打卡点,黄兴广场2号地铁口美食街。驻足欣赏了一会,用手机将这霓虹奇观拍下,确实称得上赛博朋克风格满满。
快步走进麦当劳,发现打算在这里过夜的人好像不止我一个。环顾一周,只在安格斯牛堡的铁皮桶广告旁发现了一个座位,其他的座位上都坐满了和我有一样想法的大学生,看来当代大学生的脑电波一定程度上很相似。将背包放到脚下,用双腿穿过背带。这是一个靠窗的位置,窗外正对着“长沙”两个大字,(看着窗外的夜景)犹豫了一会,我弯腰打开背包,拿出相机。这是我的第一台相机,来自表哥的“投资”,尼康D7500,一代神机,配备一颗18-200二代镜头,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设备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虽然此时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三要素,不知道构图,不知道后期,甚至连相机上的按键都还没弄明白,只会简单的按快门,但是,我的第一次摄影还是在镜头对紧“长沙”的那一刻开始了。
3个半小时后,早上6点15分,餐厅里服务生的叫餐声将我的眼皮撑开,从座位上撑起上身,揉了揉眼角,视线逐渐清晰,看看周围的座位,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吃早餐了,在麦当劳过夜的好处很多,能在第一时间吃上早餐就是其一。拿出手机开始点单,一份板烧麦满分,虽然习惯了在早餐喝豆浆,但是考虑到今天的安排,还是在饮料一项选择了咖啡。
快速解决掉早餐,一边在心里吐槽了麦满分汉堡的大小,一边向门外的地铁口走去。清晨的地铁还是比较冷清,地铁里只能看到零星几个乘客还有工作人员。用支付宝进站,看着手机上给出的导航,目的地岳麓山东门,地铁中途换乘一次,出地铁后步行700米左右。
大约半个小时后,地铁行程结束,从溁湾镇3号出地铁口,天空浓云密布,手机天气提示终日无晴。走了几分钟,岳麓山的东大门在一个拐弯后出现在马路对面。等了几秒红绿灯,快步走到东大门下,在一旁的侧门拿出相机,调试了一会,套上防雨罩,沿着指示向山顶出发。
岳麓山的空气清寒湿润,上山的道路十分宽敞,一夜的小雨将泥土里的气息激入路旁的植被间,在镜头下分不出草木上的是昨夜的雨还是刚结的露。清冷的空气中鸟鸣细碎,路上时不时出现几个晨练的大爷大妈,随身播放器里是上一辈人传唱的流行乐。透过路边的枝叶,长沙城区不断浮上取景器,晨雾中的橘子洲像一艘前进的航母劈开湘江的浪涛岳麓山的路并不难走,除了极少数的路段坡度较大,大部分时间还是比较平缓的。虽说如此,但一路上走走拍拍,等到真正登顶时,时间还是来到了九点半。在观景台远眺,薄雾朦胧,湘江浩荡,城市分列两岸,橘子洲横卧江心,浪涌鸥飞,云水交映,闭眼倾听,人声渐远,只有清风穿行于呼吸之间,此刻只觉心旷神怡
下山走的南大门,一路上拍了不少照片,像古岳麓寺,云麓宫等,可谓收获满满。而在出南大门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五一小长假的恐怖。在出门的路上,蜿蜒的队伍粗略看去大概接近百米,人声鼎沸。
出来后,看到了湖南大学的牌匾,在毛主席的铜像前和一个路人互相帮忙拍照留念,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13点。
离开岳麓山,在手机找了一个青年旅馆,打算去洗个澡,浅浅睡一会,为之后的橘子洲之行恢复精力,但是几经波折,没有在青旅落脚,而是选择了五一广场的一家网咖,9.9,两个小时,而且还可以洗澡,并且单人包厢很安静。
醒来之后,时间来到16点,网费时长结束,收拾东西,开始重新上路。一个半小时后,逛了一圈的我回到五一广场,虽然地铁口就在附近,但我还是选择了步行。跨过橘子洲大桥,看湘江北去,心情愈发激动。
橘子洲,到了。
在门口拿出预约凭证,扫码进入,随着人群向前,虽然人多,但算不上拥挤,慢慢的,人群开始分流,有的坐上了观光车,有的停下开始四处拍照,而我则默默向前,)向着目的地,也是每一个来到长沙,来到橘子洲的游客的最终目的地—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
19点36分,暮色渐浓,我站在雕像前。所有人,在看到这座巨像的第一眼,都被雕像那双眼睛吸引,某种穿越石料的穿透力,遥望,坚定,期许,温和,如此丰富,如此纯粹。眼神之外,不同往常的青年面容令人倍感)切,伟人面庞坚毅又包含朝气。无数的镜头对准了伟人的雕像,我亦是其中之一。
从天色渐晚到夜幕降临,橘子洲上亮起灯光,我在这呆到了20点,途中和家人通了个视频,分享眼前的美景就离开了。
在橘子洲上看湘江夜景的确是一种享受,两岸的霓虹倒映江中,游轮缓行,水波轻漾,一切都是如此令人舒适。
出了橘子洲后,才真正进入了长沙的夜,一路走一路拍,,尝了两家臭豆腐,夜色中却分不清哪家更地道。时间也来到了凌晨2点半,发现手机的电量已经所剩不多,我决定从黄兴广场走路返回火车站。
凌晨4点,我来到了火车站,距离返回南宁的火车出发还有两小时,在候车大厅,我又看到了熟悉的场景,大学生们抱着书包,要么看手机,要么睡觉,寂静无声。我也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开始睡觉了。
二十八小时,四百五十一张照片,第一次长沙之行就此结束。
身体是疲惫的,心却被温柔填满。一座城、一条江、一尊雕像、一夜灯火,哪怕只是瞬间交汇,也成了记忆中一枚发光的印记。也许旅行并不需要太久,只要真心走过,刹那也可成为永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