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县毗邻,南与巴州区接壤,西与旺苍县相连,北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为伴。境内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森林覆盖率达71.76%、绿化率达98.5%、空气优良率达99%,有2300余种野生动植物,被誉为“生物基因库、天然大氧吧”。拥有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AAAAA级旅游景区、3个AAA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成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天府旅游名县等20余个国省文旅金字招牌,是全国闻名的文旅康养胜地。#四川#
历史沿革
《禹贡》为梁州之地,周代属巴子国地,汉代系宕渠县地。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在刘宋末年(477-479年)所置之北水郡地复置北水郡,北水郡领的难江县是今南江县的始建县,取“江水难涉”之义,为县名。郡、县治所均在今八庙乡。大同中(535-545年)在今南江镇置东巴州,所辖安宁、敬水、平南三郡,均在巴岭侧,具体治地无考。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难江县置盘道县,以“龙腹山道路盘曲”命县名,盘道县治所仍在今八庙乡,属北水郡,同年改东巴州为集州,治所在今南江镇,所领之郡,具体治地无考。北州仍置盘道县,属北水郡辖,郡、县治所均在今八庙乡。闵帝时(557年)复置集州,领平桑、其章、安宁、敬水、平南五郡,州治所在今南江镇。天和五年(570年)始,复分置难江县,属平桑郡,州、郡、县治所在今南江镇,同时置曲细县,属集州平桑郡领,治所在今长赤镇龙赤村。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为州,罢安宁、敬水、平南三郡和平桑、其章二郡,复置集州,领难江、曲细(后改长赤县)、符阳、白石四县,集州、难江县的州、县治所均在今南江镇。盘道县仍置,属巴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废集州,难江县改属汉川郡,那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县治所在今南江镇。长池、符阳、白石、盘道县改属清化郡,郡治所在今巴州镇。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集州,以难江县属之,州、县治所在今南江镇。同年分难江县地置平桑县,治所在今团结乡糖房坝,属集州。太宗贞观六年(632年)省长池县入难江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集州为符阳郡,难江县属之,郡、县治所均在今南江镇,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置集州,领难江、平桑、长赤三县,属山南西道之兴元府辖,道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分清化县地置大牟县,县治所在今旺苍县东凡镇楠木村。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废静州,大牟县改属巴州。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废通平县入大牟县。穆宗长庆至敬宗宝历年间(821一826年),盘道县并入恩阳县,后又复置,仍属巴州。五代前后蜀集州仍置;领难江、大牟、通平(治所在今旺苍县普济乡)三县。盘道县仍属巴州。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盘道县并入清化县,大牟县并入难江县。真宗咸年四年(1001年)清化县改属集州。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废集州,难江县改属巴州清化郡,州、郡治所在今巴州镇,难江县治所在今南江镇。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难江县并入化成县属巴州,州、县治所在今巴州镇。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复置南江县,并以“南”易“难”,以南江河在米仓山之南而名之,县治所在今南江镇。清仍置南江县,属川北道保宁府,县治所在今南江镇。
1914年南江县仍置,属嘉陵道辖。1919年四川实行“防区制”,南江县属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防区,防区治所在三台县,县治所在今南江镇。川陕苏区时期(1933--1935年),在今南江县境分置南江、长赤两县,南江县治所在南江镇长赤县治所在今长赤镇。1935年6月,四川实行行政督察区制,南江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治所在达县,直至1949年12月。后南江县仍置,属川北行政区达县专区领。1952年9月1日成立四川省,南江县属四川省达县专区领。1984年5月改专区为地区,南江县属四川省达县地区。199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巴中地区,南江县划属巴中地区。2000年12月,撤销巴中地区设立巴中市,南江县属巴中市辖。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19日,南江解放。解放初仍沿用民国末年的乡保制。
1950年10月,分治城镇,设治城、石矿乡,属第一区管辖。分赤沙乡,设赤溪、沙河、八庙乡,属第二区管辖。12月19日,废除民国之保甲制(改保为村,改甲为组),结合清匪反颖,减租退押运动进行民主建政,调整县界,交换“飞地”。到1951年6月,全县共划为8区、1镇、30乡。
一区,区人民政府设治城,辖小河、碾盘、石矿、治城4乡;
二区,区人民政府设赤溪,辖赤溪、沙河、八庙3乡;
三区,区人民政府设长池,辖长池、文星、天池、玉堂、双桂5乡;
四区,区人民政府设正直,辖正直、黑潭,青龙、龙凤、和平、双河、白龙、白山、复兴,凤仪、朱公11乡;
五区,区人民政府设下两河口,辖两河、元潭、神潭3乡;六区,区人民政府设大河口,辖大河、关门、兴马、石板4乡;
七区,区人民政府设赶场溪,辖赶场、官禄、桥亭、贵沙4乡;
八区,区人民政府设上两河口,辖上两、官坝、杨坝、坪河、桃源5乡。
同年10月,南江县属之青龙、白龙、龙凤乡划属旺苍县,复兴乡划属巴中县。11月,通江县白院乡划属南江县。
1952年1月,结合土地改革,调整县以下行政区划,全县设10区92乡:
第一区,区人民政府设南江镇,辖治城、小河、碾盘、石矿、水洞、东榆、团结、流溪、甘溪9乡;
第二区,区人民政府设赤溪场,辖晏山、白马、乐坝、诸葛、金盆、新店、沙河、赤溪、八庙等9乡;
第三区,区人民政府设长池,辖红四、胜利、新红、建设、红顶、长池、文星、天池等8乡:
第四区,区人民政府设玉堂,辖玉堂、双桂、黑潭、和平、石庙、云顶、新华、大成、同心9乡;
第五区,区人民政府设正直,辖花桥、锦鸡、雪山、玉井、董坝、善船、正直、双河、凤仪、朱公10乡;
第六区,区人民政府设下两河口,辖东垭、油河、华年、平岗、康家、李家、两河、元潭、神潭9乡;
第七区,区人民政府设大河口,辖瓦池、保安、茶园、龙门、北极、大河、石板、兴马、关门、白院10乡;
第八区,区人民政府设赶场溪,辖沙滩、关田、黑岩、蔡家、糖房、民主、赶场、官禄、桥亭9乡;
第九区,区人民政府设刘家岭,辖贵民、沙坝、麻柳、西清、新立、关坝、竹坝、石羊、陈家9乡;
第十区,区人民政府设上两河口,辖上两、寨坡、桃源、槐树、白滩、龙王、杨坝、新民、坪河9乡。
同年4月,川北行政公署首届编制会议后,根据南江地域辽阔,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5月1日,在杨坝增设第十一区,划第一区的甘溪、流溪乡和第十区的杨坝、新民、坪河乡隶属;将杨坝乡分设杨坝、新民、新坝乡;十一区计辖7乡。同时,将第二区之沙河乡分设沙河、罗坪乡;第九区之贵民、新立乡各划出一部份地域设红星乡,第九区之石羊、官坝、陈家乡划属第十区辖。至此,全县计辖11区96乡。
同年8月,雪山、玉井乡划属巴中县。11月,巴中县将仁和乡划属南江县(第六区)管辖。
1953年4月8日,治城镇更名为城关镇,由县直接领导。
1954年1月15日,上两乡分设上两、光明乡。9月1日,通江县汇滩乡划属南江县,归第八区管辖。
1955年2月,撤销第四区。裁撤后,全县辖10区1镇96乡,为南江历史上乡镇最多时期,即:
第一区,辖小河、东榆、水洞、碾盘、石矿、团结乡;
第二区,辖沙河、赤溪、白马、晏山、罗坪、诸葛、罗坝、八庙、新店、金盆乡
第三区,辖长池、胜利、建设、红四、红顶、文星、天池、新红、红五、新华、玉堂、大成、双桂、石庙乡;
第四区,辖正直、黑潭、云顶、和平、花桥、普船、双河、凤仪、董坝、朱公、锦鸡乡;
第五区,辖两河、同心、仁和、东亚、元潭、康家、李家、油河、华年、神潭、平岗乡;
第六区,辖大河、石板、保安、龙门、关门、瓦池、兴马、茶园、白院、北极乡;
第七区,辖赶场、糖房、蔡家、官禄、民主、黑岩、官田、桥亭、沙滩乡;
第八区,辖贵民、沙坝、麻柳、西清、新立、竹坝、红星、汇滩乡;
第九区,辖上两,石羊、官坝、玉泉、寨坡、桃源、槐树、白滩、龙王、光明乡;
第十区,辖杨坝、新坝、民新、新民、坪河、甘溪、流溪乡。同年8月,将10个以序数命名的区更为以驻地命名的区,即:城关、沙河、长池、正直、下两、大河、赶场、贵民、上两、杨坝区。
同年11月,旺苍县的大道、桥坝乡和大德乡的人民、和平村、大河乡之茶园村划属南江县。大道乡归南江县第十区辖,茶园村并入大道乡;大德乡之人民、和平村划属坪河乡辖;桥坝乡划属第一区辖。
1956年2月,撤杨坝区和东榆、罗坪、胜利、大成、锦鸡、董坝、云顶、李家、油河、同心、茶园、保安、龙门、糖房、竹坝、槐树、新坝、民新、大道等19个乡。杨坝区所辖之乡(杨坝、坪河、甘溪、流溪、新民)划属城关区。第一区团结乡划属沙河区。同年4月,新民乡并入杨坝乡,诸葛乡并入沙河乡,白马乡并入赤溪乡,金盆乡并入新店乡,建设乡并入长池乡,北极乡并入白院乡,瓦池乡并入兴马乡,沙滩乡并入桥亭乡。全县时辖9区1镇71乡即:
城关镇
城关区,辖小河、水洞、碾盘、石矿、杨坝、坪河、流溪、甘溪、桥坝9乡;
沙河区,辖沙河、团结、赤溪、晏山、罗坝、八庙、新店7乡;
长池区,辖长池、红四、红顶、文星、天池、新红、红五、新华、玉堂、双桂、石庙11乡;
正直区,辖正直、黑潭、和平、花桥、菩船、双河、凤仪、朱公8乡;
下两区,辖两河、仁和、东垭、元潭、康家、华年、神潭、平岗8乡;
大河区,辖大河、石板、兴马、关门、白院5乡;
赶场区,辖赶场、蔡家、官禄、民主、黑岩、官田、桥亭7乡;
贵民区,辖贵民、沙坝、麻柳、西清、新立、红星、汇滩7乡;
上两区,辖上两、石羊、官坝、玉泉、寨坡、桃源、白滩、龙王、光明9乡。
1957年6月,新民、金盆、瓦池、北极、沙滩5个乡恢复建制。至此时,全县辖9区1镇76乡。
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民主乡并入官禄乡,石羊乡并入官坝乡,龙王乡并入桃源乡,实行“一乡一社”的人民公社建制。至此时,全县辖9区1镇73个人民公社。
1962年9月,恢复杨坝区建制,以杨坝、坪河、流溪、甘溪、新民5个人民公社,隶属,时全县为10区1镇73个人民公社。
1966年12月,在“文大”的“破四旧”中,搞地名“一片红”将2个区18个人民公社更名:
长池区更名为长赤区;
赶场区更名为建设区;
碾盘人民公社更名为解放人民公社;
八庙人民公社更名为八路人民公社;
长池人民公社更名为长赤人民公社;
黑潭人民公社更名为胜利人民公社;
菩船人民公社更名为上游人民公社;
朱公人民公社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
瓦池人民公社更名为群力人民公社;
白院人民公社更名为联盟人民公社;
黑岩人民公社更名为红岩人民公社;
桃源人民公社更名为桃园人民公社。
金盆人民公社更名为跃进人民公社;
双桂人民公社更名为赤卫人民公社;
花桥人民公社更名为向阳人民公社;
风仪人民公社更名为前进人民公社;
仁和人民公社更名为曙光人民公社;
关门人民公社更名为五星人民公社;
赶场人民公社更名为建设人民公社;
关田人民公社更名为红卫人民公社;
与此同时,部分大队也改变地名,以致地名混乱。
1980年至1982年,根据国务院和省的指示,进行地名普查。本着尊重历史,保持地名稳定,反映地理特征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原貌,对区、乡、大队、生产队进行了命名和和更名,使之达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198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城关区更名为小河区。12月,将新店更名为高塔,文星更名为傅家,新红更名为竹岭,新华更名为候家,双河更名为双流,石板更名为石滩,麻柳更名为柳湾,流溪更名为流坝。
1982年3月止,全县更名和命名的有1个区,1个慎,8个公社,463个大队,23个街道居委会、2468个生产队。8月24日南江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议决定。今后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南江县地名时,一律以《南江县地名录》为准。
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居民组。到1985年底,全县共有10区、1镇、73乡、522村、2474组。
1986年底,全县共有10区、1镇、73个乡、522个村、2474个村民小组、528394人。
1989年10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正直、长赤、沙河、大河四个乡建制,设立正直、长赤、沙河、大河四个乡级镇,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994年9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乐坝乡建立乐坝镇,并升格为区级镇,所辖行政区域不变。调整后全县共有12个区(镇)、4个乡级镇、68个乡、526个村、2420个村民小组。
1998年7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桃园乡、槐树乡,从上两区管辖内分离出来,合并建立区级桃园镇,原桃园乡、槐树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桃园镇所辖。
2000年底,全县行政区划为10个区(小河、沙河、长赤、正直、下两、大河、赶场、贵民、上两、杨坝);3个区级镇;66个乡和4个乡级镇;525个村、40个居委会、75个居民小组、2416个村民小组,630343人。
2003年1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6号)批复,撤销小河、沙河、下两、长赤、正直、大河、赶场、贵民、上两、杨坝10个区公所。
2004年,南江县辖11个镇,62个乡(凤仪、朱公、花桥、黑潭、和平、双流、菩船、元潭、凉水、东垭、高桥、平岗、长征、仁和、石滩、关门、兴马、瓦池、白院、北极、关路、关田、红岩、旭光、桥亭、沙滩、贵民、沙坝、西清、柳湾、新立、红星、汇滩、上两、关坝、坪河、流坝、甘溪、新民、石矿、碾盘、水洞、桥坝、赤溪、燕山、八庙、金盆、高塔、团结、红光、傅家、红顶、红四、竹岭、红五、天池、侯家、九顶、双桂、寨坡、光明、玉泉)。
2005年3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3号)批复:原由巴中市南江县批准设置的小河、沙河、长赤、正直、下两、大河、赶场、贵民、上两、杨坝片区的10个办事处和南江镇的城郊、城区2个办事处予以撤销;同时,撤销碾盘、水洞、石矿、桥坝、金盆、红顶、竹岭、红五、九顶、花桥、菩船、凉水、东垭、长征、瓦池、白院、旭光、沙滩、红星、新立、西清、玉泉、光明、甘溪、新民25个乡。乡镇合并后,全县共有乡镇48个,其中镇11个、乡37个。
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4]23号)批复,同意撤销红光乡、天池乡、元潭乡、关坝乡,设立红光镇、天池镇、元潭镇、关坝镇。
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6]7号)批复,同意撤销坪河乡、赤溪乡、八庙乡、双流乡,设立坪河镇、赤溪镇、八庙镇、双流镇。调整后,全县辖19个镇,29个乡。
2017年11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7]19号)批复,同意南江县仁和乡、和平乡、侯家乡、桥亭乡4个乡撤乡设镇。
2017年底,南江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年末常住人口为61.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4万人,乡村人口39.85万人。
2018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高塔乡、凤仪乡、兴马乡、关门乡,设立高塔镇、凤仪镇、兴马镇、关门镇。全县辖27个镇,21个乡。南江县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19〕23号)批复,同意撤销流坝乡、寨坡乡、上两乡、汇滩乡、柳湾乡、红岩乡、关田乡、北极乡、平岗乡、朱公乡、凤仪镇、红四乡、双桂乡、傅家乡、燕山乡、乐坝镇、贵民乡、关路乡、高桥乡、黑潭乡、东榆镇、南江镇、石滩乡,设立集州街道、关路镇、高桥镇、云顶镇、公山镇、贵民镇、石滩镇,将沙坝乡更名为神门乡。全县辖29个镇,2个乡,1个街道。
2023年,南江县辖集州街道、公山镇、光雾山镇、正直镇、长赤镇、高桥镇、沙河镇、桥亭镇、天池镇、关坝镇、赶场镇、八庙镇、石滩镇、赤溪镇、关门镇、双流镇、神门乡、下两镇、关路镇、红光镇、坪河镇、杨坝镇、大河镇、兴马镇、团结乡、和平镇、高塔镇、仁和镇、元潭镇、云顶镇、侯家镇、贵民镇,下辖309个村、105个社区。
2025年南江县辖1个街道、29个镇、2个乡:集州街道、沙河镇、长赤镇、正直镇、大河镇、光雾山镇、下两镇、赶场镇、杨坝镇、天池镇、关坝镇、红光镇、元潭镇、赤溪镇、八庙镇、双流镇、坪河镇、桥亭镇、和平镇、侯家镇、仁和镇、高塔镇、兴马镇、关门镇、石滩镇、高桥镇、贵民镇、关路镇、云顶镇、公山镇、团结乡、神门乡。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