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成
清晨一大早,便驱车出门,直奔城西而去。大约一个半小时,便来到都江堰赵公山下,目标是山上的猫猫庙。
上山的小路比想象的好,弯弯曲曲盘山而上,郁郁葱葱晃过眼前,小车不久便抵拢庙前;这时的海拔约二千四百米。
迎面一座小殿坐落在十几级台阶之上,上书“三霄殿”,一只懒猫卧守门前。
原来这里就是赵公山上的赵公庙,依山势而建,逐级升高。咋个会被叫作“猫猫庙”喃?
赵公庙供奉的主神是财神赵公明,咋个进门就是三位仙姑喃?
这就得复习一下神话小说封神榜。
书中,赵公明是兄长,赵云霄、赵琼霄、赵碧霄是其胞妹,四人师从截教通天教主。赵公明道场在峨眉山罗浮洞,三霄则居于三仙岛。
赵公明受商朝太師闻仲邀请,助商伐周,凭借定海珠、金蛟剪等法宝连败阐教众仙,但最终遭陆压道人以“钉头七箭书”诅咒而亡,魂魄入封神台。三霄为兄报仇,设九曲黄河阵对抗姜子牙,结果云霄被太上老君镇压于麒麟崖下,琼霄被元始天尊用三宝玉如意击杀,碧霄被元始天尊以宝盒化为血水,三魂往封神台而去。
后来周灭商,姜子牙受命封神,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掌管天廷财物;职责包括“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及掌管风调雨顺;三霄均被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
所以赵公庙第一殿就是三位仙姑站位,也称“祈运殿”。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赵公庙始建于晋,兴盛于唐宋。而《封神榜》(封神演义)原著作者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号钟山逸叟),成书于隆庆至万历年间(约16世纪中后期)。所以是先有财神赵公明,后有《封神榜》这书。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赵公明其人,还扯不清楚。好在世人都有“发财”的梦想,至少图个安居乐业,供个财神总比没有强。
在赵公庙中的说法:道教祖师张道陵创立道教后,拜大面山(赵公山)大巫师赵公明为玄壇元帅,掌管库廪钱粮,处理教中日常事务。
三霄殿后有一金蟾,口吐金钱。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金蟾寓意招财进宝。
拾级而上,第二殿就是财神殿。赵公明是五路财神中的正财神,统帅“招财”、“纳珍”、“进宝”、“利市”四位副财神,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两侧偏殿有药王殿、文昌殿、太岁殿。药王殿供奉名医孙思邈,文昌殿供奉主管科举文运(誉为“北孔子、南文昌”)的文昌帝君;而太岁殿供奉的太岁是道教信仰中的六十位甲子神,每年轮值一位当值太岁(值年太岁),2025年(乙巳年)的当值太岁为吴遂大将军。
这三个符号称为天书,无人能识,猫也望得脖子疼。
赵公庙没有钟鼓楼,但设有钟和鼓。
庙里有个财神博物馆,收集了民间各种财神文化用品。
财神殿一侧,有一株千年银杏树,被称为避邪树。山上飞升台旁,有一棵佛手楠木,五指朝天,都是游人打卡处。
继续登高到第三殿是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两侧偏殿分别供奉张道陵天师和慈航真人
从三清殿往上,便是传说赵公明从此飞去封神台成仙之地,飞升台。
飞升台之上的柏灌台,才是原先的财神祖庙,全木结构的低矮瓦房,供奉着赵公元帥金身。房前一侧,排放着古老的残碑石刻。
在右侧,有一小小的建筑,走拢一看,原来真有个猫猫庙一一玄猫殿,供奉着招财猫。
难怪市面上有陶瓷的招财猫,原来源头在这里。但这还不是这里被叫成“猫猫庙”的原因。
从第一殿开始,沿途便到处是品种不同的大猫小猫,以及猫屋、猫粮;还有撸猫、喂猫的男女游客。整个赵公庙,从下到上,可能分布有上百只猫,每只猫都可以随便撸。这才是“猫猫庙”的由来。
在这里,还有一个点金台的传说。看着这点金台,感觉真像一砣“那个”,但游人纷份捡个石头放上去,做个发财梦。
从柏灌台往上,已是野山,无路可上。原来以为可以爬到山顶,就可以鸟瞰隔壁的汶川,这下搞不成啰。失望之余,却有意外发现。
唐玄宗入川曾上过此山,白居易据此写下《长恨歌》。
下山时数了下,约三百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