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黄石主场“庆丰收”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滴水涯景区举行。
这座总投资3.3亿元、规划面积达9555亩的生态景区,以“瀑布叠翠、茶花香漫”的独特风貌,成为展示黄石农旅融合成果的天然舞台。
发布会上,阳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俞振华表示:“要让丰收的喜悦不仅装满农民的粮囤,更要通过文旅融合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滴水涯正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秋日的滴水涯,层林渐染间既有原生态的自然景致可赏,又有接地气的游玩项目可玩,更有舌尖上的乡土滋味可品,成为周边游客短途出游的热门之选。
眼福:山水绘秋卷,奇石映秋光
刚入景区入口,便听见“哗哗”水声穿林而来。循声前行,落差 30余米的主瀑布如白练垂空,水流撞击涯下深潭,激起的水雾在秋日阳光里折射出细碎彩虹。涯壁上布满青褐色奇石,经千万年水流冲刷形成“龙爪痕”“水帘洞”等天然景观,与涯边火红的三角枫、金黄的野菊相映成趣。
“这里不仅是网红打卡地,更是我们践行‘千万工程’的成果展示区。” 排市镇镇长在发布会上介绍,景区依托瀑布群资源,连续三年在王垴村嫁接山茶花200多亩10000余株,打造“十月至翌年四月茶花次第开放”的特色景观带,实现“一季风景变四季经济”。正在观瀑台拍照的游客陈小姐举着相机说道:“特意从黄石市区过来,没想到藏在山里的瀑布这么出片!”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秋日雨水充沛,滴水涯瀑布流量达全年峰值,加之山林色彩丰富,每日接待游客量较夏季增长近三成。
乐趣:栈道寻幽境,体验藏野趣
沿瀑布右侧的生态栈道缓步而上,2公里的路程串联起“听涛亭”“望涯台”等5个打卡点,栈道旁设有科普牌,介绍涯壁植物与地质成因。走到栈道尽头,便是新增的竹筏漂流项目,游客乘筏顺溪而下,可近距离触摸清澈溪水,看鱼虾游弋、白鹭低飞。
景区游客中心旁的非遗体验坊里更是热闹。阳新布贴传承人王师傅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做“瀑布主题”布贴画,红布剪作枫叶,蓝布叠成水流,不一会儿,一幅迷你滴水涯图景便成型。这正是发布会中提出的“非遗 + 旅游”融合举措的生动体现 —— 通过活态传承让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旅游的“增值密码”。“带孩子来不仅能看风景,还能学非遗,这种体验太有意义了!”来自鄂州的家长刘先生说。此外,景区还推出 “涯下露营”“溪畔野餐”等亲子套餐,周末预订量已排至半月后。
滋味:山味摆上桌,特产载满归
玩累了,景区出口的“涯下农家味”小吃街香气扑鼻。摊主们支起的土灶上,清蒸阳新豚冒着热气,山野菜炒土鸡蛋色泽鲜亮,还有用溪水泡制的酸梅汤酸甜解渴。“这些菜的食材都是本地农户种的,猪是散养的,菜是现摘的!”摊主张大姐边给游客盛汤边介绍,去年国庆期间,她的摊位日均卖出200多份农家菜。
小吃街尽头的特产区里,野山茶油、涯壁蜂蜜、手工红薯粉等干货摆满货架。“这蜂蜜是涯边野花酿的,甜而不腻,特意多买几罐送朋友。” 正在结账的游客李阿姨说。据排市镇文旅办负责人介绍,景区已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特色种养,非遗文创与农特产品月销售额超15万元,这与发布会披露的“景区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 的数据形成呼应,印证了“旅游富民”的发展成效。
如今的阳新滴水涯,正以“景美、好玩、味香”的姿态,成为鄂东南乡村旅游的新名片。按照发布会部署,当地即将启动 “霍比特人小屋” 民宿集群建设,完善富河沿岸油菜花海观光带,让更多游客在山水间收获惬意与实惠,让丰收的喜悦真正浸润每个乡村角落。(明月新)
编辑:谭佳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