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千年海丝古城泉州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昨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年度工作会在此召开,海内外会员城市及秘书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文旅合作大计。这座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正以开放、包容、合作的姿态,融入新时代的丝路合作中,谱写文明互鉴的新篇章。
非遗项目成为文化交流“金名片”
作为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创始会员城市,两年来,泉州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履行会员职责,在联盟框架下持续深化与丝路沿线城市的文化交流与旅游合作,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古老丝路注入新活力。
聚焦联动,共塑品牌。泉州积极参与联盟发起的各类主题活动,着力擦亮“丝路”文旅品牌。2024年4月17日,泉州联动联盟及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成功举办全球旅行商(福建)大会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推介活动。活动期间,《促进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旅游发展的共同倡议》正式发布,为海丝文旅合作探索出新模式。
安溪竹藤编的精致工艺品、德化的温润白瓷……这些珍贵的非遗项目正成为泉州与丝路沿线城市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泉州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特色非遗项目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丝路对话·成都”活动中,这些充满泉州特色的非遗技艺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国际目光。
此外,泉州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资源开发等领域,与联盟内多个会员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
入境游大幅增长的“泉州经验”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旅经济总指挥部的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下,泉州始终锚定“打造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深入开展“文旅+”专项行动,在“长红”路上行稳致远,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值得欣喜的是,今年我市入境游市场表现亮眼,接待游客量和创收均翻倍增长,“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国际吸引力正不断攀升。
这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措施的落地。泉州大力推出团队互送机制和优惠政策,加大客源拓展激励力度,重点聚焦入境旅游便利度与体验感双提升,精心编制《外籍游客服务手册》《240小时过境免签旅游指南》,出台鼓励旅行社组织入境游的优惠措施,完善多语种服务,优化外币兑换与支付便利化措施,健全“即买即退”离境退税配套服务,全面提升接待水平,为联盟城市游客营造更友好便捷的旅游环境。
今年6月,泉州更是在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阿联酋、美国等6个重点客源国设立首批泉州文旅海外推广服务点,推出首批7个入境旅游示范点,积极开发跨境旅游市场,努力实现客源互送、市场共享。
泉州还积极参与联盟系列营销活动,今年5月赴吐鲁番参加“你好!中国”——2025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与会员城市共同推介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同时,策划、实施“十百千万海丝游”文旅营销工程,近两年来泉州文旅推介小分队已奔赴包括联盟成员在内的国内外100多个城市开展文旅推介。
三项倡议推动合作迈向新台阶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泉州对未来的丝路文旅合作有着清晰的规划,将与联盟各成员城市携手,从三方面推动合作迈向新台阶。
其一,持续深化文化交流互鉴。泉州将依托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借鉴“丝路对话”品牌经验,搭建更多如“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等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支持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非遗展示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
其二,大力推动旅游务实合作。推动联盟城市互为旅游目的地,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互访交流与管理经验共享,协同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同时,持续深化“丝路遗产”主题产品开发,联合会员城市开展研学旅游合作,共同打造丝路寻迹、文化探秘、非遗体验等一批文化内涵深厚、市场吸引力强的跨国跨区域主题旅游产品,让更多国内外游客通过联盟城市这一“窗口”,真切感受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
其三,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与空间。泉州将积极响应联盟倡议,探索与联合国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等国际组织及海外文旅机构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尤其在宣传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构建长效协作机制。同时,推动进一步提升会员城市间旅游便利化水平和游客体验,积极拓展康养旅游、体育旅游、旅游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培育文旅发展新动能,实现联盟城市间的新发展共享。
责任编辑:赖闽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