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王安石的诗行落笔时,大抵也懂郁达夫说的 “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
《水浒传》开篇就写到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想来施耐庵是懂得龙虎山的,也让 “龙虎天下绝” 的赞誉,成了最生动的注脚。
龙虎山坐落于鹰潭,220 平方公里的疆域里,丹霞如老者披霞,泸溪似碧带绕山,更藏着千年道韵,让人在观山时,不只见山水,更见自己。
@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中国·江西影像大赛·摄影师方永进
乘竹筏入泸溪,徐霞客笔下的景象跃然纸上, “遥望东面乱山横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山与水对望,两岸 99 峰、24 岩、108 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 10 大美景皆因水串联,竹筏随波而行,仿佛进入了一幅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此时山因水活,水因山媚。
丹霞地貌是龙虎山的绝色。亿万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才有了这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每当丹霞碧水撞进眼里时,万籁俱寂,万物无声,南宋陆九渊见了,只叹 “石濑积雪,澄潭渍蓝,鹭翘凫飞,恍若图画”。
最难忘是 “象鼻山”,只见长长的 “象鼻子” 深深扎入泥土,岩面的褶皱里还留着亿万年风化的痕迹 —— 像老者手背的纹路,藏着天地的慢。郁达夫说 “到了高山大水间,才觉人类渺小”,此刻望着那 “象鼻” 映在水里的影,忽然懂了,这是自然用时光雕的诗,我们不过是借竹筏暂读的过客。
循着泸溪的粼粼波光前行,仙岩拔地而起,仿若巨柱直插云霄。唐代诗人顾况曾留下“楼台彩翠远分明,闻说仙家在此城。欲上仙城无路上,水边花里有人声” 的佳句,为这座奇山更添几分神秘色彩。若想登顶揽胜,需穿过三道山门,攀登 588 级台阶,沿途仙鼠石憨态可掬,仙水井清冽甘甜,仙姑庵静谧古朴,龙化池云雾缭绕,兜率宫气势恢宏,十多处景点令人目不暇接。待至仙人城顶,方知此处为何是观赏仙水岩全景的绝佳之地:东眺可见 “百鸟朝凤”“丹凤朝阳”“雄狮回首” 的磅礴气象;北赏能领略 “僧尼情缘”的缠绵意境;西观是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南看则有 “七星拱斗” 的奇妙景观,万千美景尽收眼底,叫人流连忘返。
@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中国·江西影像大赛·摄影师绿色家园
若说丹霞地貌是龙虎山的底色,那道教文化便是它的灵魂。“一山藏四境,一道传千年”。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道教祖庭,承载着的深厚道教文化和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于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名由此唱响,开启了这里作为道教正一派祖庭的千年传奇。
“道都仙府” 天师府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占地 4 万多平方米,府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曾有 “仙都”“南国第一家” 之称。抚摸着这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树干,粗糙的纹理间似能触到时光的痕迹。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与朱红宫墙相映成趣,构成 “仙都” 意境。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以“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 描绘此地,想来他当年在此清修时,也常于古树下静坐,借这山水滋养性灵,才写出这般贴合自然本真的诗句。
正一观门前的七星池最是妙。七个圆池按北斗摆着,水映着观宇的飞檐。据说这池既合星宿崇拜,又能蓄水防火,暗含古人的智慧。站在池边看云影落进水底,让山的沉静、水的灵动,慢慢养出平和。道乐声偶尔从观里飘出来,和着泸溪的水声。钟磬与流水的和鸣背后,才是龙虎山的道,是山水给的启示,是性灵在自然里的归处。
@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中国·江西影像大赛·摄影师 姚益民
领略过天师府那深邃悠远的道韵,再乘上竹筏,悠悠驶向仙水岩。一路上,泸溪水波潋滟,两岸景色如画。待靠近仙水岩,抬眼望去,数百座古老崖墓嵌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岩洞口或钉着木桩,或封着木板,高悬难攀。都说仙水岩的悬崖上,藏着龙虎山最神秘的绝境,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就这般嵌在岩壁里,历经 2500 余年风雨,这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生命,恰似山川间最灵动的诗行。它脆弱如泸溪水面的涟漪,一阵微风便可搅碎;却又坚韧似龙虎山千万年伫立的丹霞岩壁,在风雨侵蚀中依然昂首向天。当竹筏划破泸溪的平静,看着两岸峭壁上历经岁月却未曾腐朽的悬棺,心中感慨万千。此刻忽然懂得,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能在时光长河里留下独特的印记。正如这崖壁上的悬棺,即便跨越千年,依然能引发后人的无限遐想与深思。
观看完景区精彩的悬棺表演后,更觉出古越人的浪漫与智慧。他们把祖先托付给这山这水,是信这丹霞够久,这泸溪够长,能载着灵魂走更远。“紫府群仙天上籍,碧桃流水洞中春”,此刻,龙虎山仿佛就是那仙境般的存在,丹霞为骨,泸溪为魂,崖墓与山水相融,恰似仙境中的神秘篇章。在这里,历史与自然交织,神秘与浪漫共舞,让人沉醉,让人流连。
@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中国·江西影像大赛·摄影师 廖志远
夕阳西下,阳光掠过天门山的峰顶,落在泸溪上,像撒了把碎金。陆九渊说的 “疏松翠筱间,石谖呈黄,金灯舒红” ,大抵就是这般模样。
也许,龙虎山的 “绝”,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古老与现代的交融。它有丹霞碧水的 “自然之绝”,让人心生向往;有道教祖庭的 “文化之绝”,让人敬畏尊崇;有古越崖墓的 “神秘之绝”,让人好奇探寻;更有《寻梦龙虎山》的 “演绎之绝”,让人沉醉其中。正如 “龙虎天下绝” 这五个字所蕴含的,它的美,是多元的、立体的、耐人寻味的,是 “一山藏四境,一道传千年” 的生动写照。
离开龙虎山时,泸溪河上的烟雨还未散去,烟雨中的一些谜也没有解开。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这山水间的智慧定会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前来仰望。
编辑:黄嘉婷
审校:罗永顺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