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摩旅在浙江天台的山区农村里骑行,因为迎头碰上一场暴雨倾盆,就只好在白鹤镇的孟家塘村一带暂时躲避。好在半个多小时后雨便停了,而这也让我留意到旁边“孟岸水库”的独特景致——水平面上竟然覆盖安装了一片片整整齐齐的光伏发电太阳能板!


说实话,类似的新能源发电的场景遇见过很多,但建在水上的似乎还真是头一回,当时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怕潮,不怕湿的吗?”其实在南方,很多湖泊甚至小池塘,碰到秋冬季节或者温差较大的时候,都会浮起一层水雾,而看这些光伏板搭建的高度,似乎刚好能享受到“桑拿浴”?但转念一想,俺又不是专业的,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可能建设方自有什么“妙计”或者高科技能解决这种问题吧。


稍作了解,这儿正是“天台县孟岸‘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的所在地,在2017年成功并网发电,当时的总投资就高达1.9亿元。资料显示:“占地面积约569亩,是目前天台县容量最大的发电站。该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2500万千瓦时,电费收入2600多万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据称:“作为全县首个渔光互补发电项目,该项目势必成为天台新能源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华东地区已建成多个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光伏电站运行良好,对所在区块的水产养殖无产生不利的影响,整个电站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好评。”


而到了2024年08月,这个项目还荣登《 人民日报 》( 第 06 版):“浙江台州白鹤镇的孟岸“渔光互补”水上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2800万千瓦时,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提高了周边农民的收入。”可见前面的我显然是多虑了,外行人尽说外行话!


通过这种“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种植”的发电模式,似乎也应证了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或许越来越多跟传统理念相冲突的项目会“上马”,而很多像我这样的围观群众,其实真没必要去“上冈上线”,因为当代的很多领域很多情况,显然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感慨几句还行,但真没资格去发表什么“真知灼见”,很多时候只是“无知者无畏”而已,呵呵。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水库的管理比较严格,经过的堤坝一侧都围着两米多高栅栏,因为那天怕再下雨,就没航拍,现在想想倒是有点可惜了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