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下一个“武汉”不是襄阳,也不是荆州,而是这座低调的城市!宜昌市。可能很多人听到“三峡”的第一个反应是“三峡大坝”,或者是这个城市的水利工程闻名天下。但是如果你现在只是这么想的话,可能会有点低估它了。座落在湖北西南地区城市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经济总量达到六千亿元以上,在有人看来能跟武汉形成一定的补充,在地方影响上也比较大。
宜昌是湖北省管辖的市级城市,古称夷陵,名字的来源是“水流至此而平缓,山脉至此而呈丘陵”,清代改名宜昌,意思是适合昌盛。该城处于长江上、下游分界处,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宜昌历史悠久,是巴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且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的故乡,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民族团结的王昭君,嫘祖、杨守敬等。
宜昌位置非常特殊,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的美誉,就是因为宜昌在湖北省西南部,处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结合的地方,是鄂西武陵山脉到秦巴山脉到江汉平原过渡的一个地带。湖北省规划把宜昌定为省域副中心,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又是汉江、襄阳、宜昌“金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宜昌的枢纽意义既不是简单对宜昌地理位置的静态阐述,也反映在它所处的长江经济带中上游交界处所起到的作用上,使得宜昌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间的重要的枢纽。凭借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再加上越来越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宜昌在湖北省“西进门户”的战略布局和中部崛起的整体规划中,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支点。
近几年宜昌经济发展很好,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91.12亿元,超过6000亿。连续四年突破两个1000亿大关,它的总量使它成为中部省份非省会城市第一位,。宜昌经济结构调整的成功可谓典范,化工曾经占了一半以上的GDP,但给环境造成了污染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宜昌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战斗,引导传统化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宜昌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历史性地升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水、铁、公路、空、管五种运输方式的立体化交通网络。长江这条水上航线贯穿宜昌,三峡枢纽港可以接纳万吨级轮船,是长江上八大港口之一,三峡水库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枢纽货物吞吐量连续三年保持每年超过一亿五千万吨,加上新的三峡水运航道即将建设,宜昌进入全新的三峡时期。宜昌东站为沪汉蓉铁路“四纵四横”的一个节点车站,宜昌北站则为“八纵八横”沿江高铁和呼南高铁的一个枢纽车站。目前宜昌有三条高铁在建,宜涪高铁、武宜高铁、宜兴高铁。另外,宜常高铁已批复开工。未来宜昌会完成从“十字路口”到“米字型”高铁枢纽的转变,并且成为连接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一个重要节点枢纽。
尽管宜昌的高等教育总量不太多,但是特色明显,而且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契合度比较高。截止到2022年,宜昌全市共有5所高校。三峡大学则是宜昌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头雁,它的水利和电力学科为行业提供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这非常符合宜昌打造“世界水电之都”这一产业定位。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当地很重要的高校。值得注意的是湖北三峡航空学院,在航空产业发展的需求下,它主要培养航空制造以及航空物流这两项人才专业,并成为推进宜昌产业升级的智力支撑部门。
宜昌属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之内共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包含国家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17个,在国内同类型城市里排得上前列。宜昌最著名的旅游标志就是三峡大坝旅游区以及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这两个地方都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伟大工程,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除去以上一些新的工程以外,宜昌还有非常迷人的自然风景,比如清江画廊的山水,柴埠溪大峡谷的景色,都属于典型的自然生态景观。
看完宜昌这几个方面,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你也曾经生活或者在宜昌,对于它的发展和变化,你有什么直接的印象吗?你还去过宜昌旅游没?对你来说哪些景点的印象比较深刻?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心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