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至70年代,国家为了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复杂形势,紧急启动了三线建设。贵州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又丰富,自然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其境内布置了航空、航天和电子产业三大基地,每一个基地都有几十家三线厂、设计院等,这其中就包括011基地的国营红湖机械厂。
011基地可以说是一个设计、生产、试飞歼击机的庞大基地。共涉及方圆720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两个设计所和35个附属工厂,在诸多附属工厂中,国营红湖机械厂最幸福,位于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小河旁,地处红枫湖风景区西侧,紧邻平坝城区,距离安顺市区较远,有近50公里的路程。
国营红湖机械厂是011基地最重要的附属工厂之一,主要生产歼击机“心脏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工厂始建于1965年,隶属三机部,由哈尔滨120厂援建,员工主要来自于哈尔滨、沈阳和上海等大城市,由于当时红湖机械厂属于军工企业,出于保密需要,也有自己的军工代号,100厂。
在国营红湖机械厂来之前,夏云镇还是一片荒芜地,有野狼出没不说,村民还过着以物易物的原始生活。机械厂建好后,占地63万平方米,学校医院、商场银行,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再加上上万的员工家属,但直接提高当地生活水平,还借机在当地成立了夏云镇,并且因为有了三线厂,夏云镇还相当繁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国际形势缓和,三线建设结束,国营红湖机械厂军品订单减少,为了生存需要,被迫转向生产汽车的消声器排气管为主的民用产品,虽然取得成功,但夏云镇依然留不住红湖厂,红湖厂搬走了。只是令人欣慰的是,夏云镇没有因为工厂的搬迁而变得冷清,场镇上依然闹热。
尽管红湖机械厂如今已经搬迁,它对夏云镇的贡献却始终存在,一方面培养了大量技术专家和管理精英,为当地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其遗留下来的厂房与机械设备等资产,也为夏云镇继续成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也正是因为因此,国营红湖机械厂搬走后,夏云镇却没有没落,工业、经济依然繁荣。
三线建设已经结束了40多年,关于三线建设功过是非的讨论却从未停息,诚然,很多三线厂位置偏僻,工厂搬走后就走向没落,成为残垣断壁,确实影响三线建设正面形象。但国营红湖机械厂却不一样,毕竟因为它成立了新的场镇,并且搬走后留下的产业还在,场镇还有烟火气,依然闹热,相比起来,不得不说是一种幸福,你觉得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