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长江源村:生态移民的新生活
在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一条条天路穿越生命禁区,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见证着海西州生态保护、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长江源村,是海西州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典范。2004年,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128户、407名牧民从长江源地区搬迁到42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市。
搬迁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更带来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村民们从传统的牧民转变为生态管护员,参与特色民族旅游、绿色畜产品加工等多元产业。
长江源村并非简单的人口迁移,而是实现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村里形成了“绿色畜产品加工+特色民族旅游”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20年来,长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过度放牧曾让长江源地区、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唐古拉山镇的部分草场加速退化。
搬迁后,村民们从“国家推动保护”转变为“自发自觉保护”。他们不再是单纯的生态保护对象,而是成为生态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长江源村的变化是海西州生态改善的缩影。通过创新实施“封禁保护+科学修复+区域联动”治理模式,海西州沙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建成绿色生态屏障。村里获得的“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荣誉,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氛围的最好印证。村民大会上,牧民代表从腼腆到自信,在村务议事中建言献策头头是道。
从“两路”精神到长江源村的实践,海西州正在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相互促进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正如那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虽然艰难,却通向光明的未来。
昆仑山下的国防课堂:走进格尔木国防教育展示馆
兵器装备与军事科技展区内,坦克、战机、导弹等重型装备模型令人震撼。模拟军事训练的互动体验项目,让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
数字技术的运用是展示馆的一大亮点。通过场景复原和互动体验,青藏公路建设中的军民协作场景、新时代智慧边防创新实践等得以生动再现。作为一处综合性展示平台,格尔木国防教育展示馆集教育、展示、体验功能于一体。它已经成为面向全民的国防教育大课堂,为公众了解国防、增强国防意识提供了重要窗口。
格尔木国防教育展示馆注重实践导向,推动国防教育从理论宣讲向实践参与转变。主办方呼吁青少年将国防教育作为成长必修课,通过实地参观等方式增强国防意识。展示馆还促进了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军地资源,创新教育形式,讲好新时代国防故事。
格尔木国防教育展示馆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面向全民的创新国防教育实践。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
格尔木昆仑圣境:神话照进现实,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新地标
格尔木市,一座以“昆仑圣境”命名的文化旅游街区正成为青海文旅新地标。这里是中国首个大型神话场景沉浸式昆仑文化主题街区,集昆仑文化、神话演绎、仙宫场景、文化创新、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精品住宿于一体。
昆仑圣境街区以“一阁、九宫、十二坊”的布局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昆仑文化。步昆仑圣境街区,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神话般的远古时代。琅玕神树、昆仑老祖、昊天神帝、南天门、瑶池仙会等一个个逼真的人物场景形象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游客眼前。
昆仑圣境街区的建设是格尔木市推进“文化强市”战略、打造“山宗水源格尔木高原梦幻盐湖城”城市文旅品牌的重要举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