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旅产业正以创新供给激活消费潜能,以多元场景重塑增长格局。抓文旅创新项目、场景,就是抓阵地、抓发展、抓民生。
六尺巷景区成为承载礼让文化的亮丽风景线,歙县活态传承的“三盏鱼灯”点燃新时代的璀璨夜晚;淮北用一只机械巨兽夔牛唤醒沉睡的老电厂,将车间化为沉浸式体验馆;金寨县汤家汇镇将沉浸式红色戏剧《立夏》的舞台从剧场延伸到红军街,游客看戏的体验感从“与地下党接头”开始;池州平天湖“水上天路”旅游与生态、赛事融合,助力绘就贯穿碧水苍穹的绿色发展之路,赢得海内外点赞......
旅游业具有突出的产业关联力和带动力。各地以全域视角多维度优化配置资源,推动价值再生,让文化向下扎根,百姓生活开出“繁花”,赢得更多人心和流量,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扎实的发展增量、厚实的民生福祉。
文化层面的满足,成为蓬勃生长、不断升级的民生需求,这是由经济起飞、社会变迁、消费升级决定的。衡量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重要尺子,是人们有没有丰厚愉悦的文化体验感。文化环境、业态、模式培育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让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渗透进生活内层,更加“解渴”,更具效益,更可持续。
你看今夏的“苏超”,靠赛事下沉、丰富文化体验感,创造了多少激情与快乐?一张10元低价预约票,可拉动2000元文旅消费。尽情拼搏的体育精神,相爱相杀的“城市文化梗”,伴随着参赛城市魅力风采来了一次“全国巡礼”。
再看夏夜烟火之城长沙,火爆的夜游经济消费占全天消费的六成,滋养培育出茶颜悦色、柠季等一众当地新消费品牌,支撑了全城百万人就业。
安徽全力推动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建设,风景道、遗址公园、民宿聚落、康养小镇、研学基地、公共文化空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构筑起多业共生、相互赋能的经济生态圈,极大丰富了旅游供给链和价值链。文化产业的“魂”与“体”更加强健,文化塑造的价值认同更加凝聚人心,文旅带来的愉悦感愈发浸润身心。
我们的“宝藏安徽”,有着顶流的好山好水和丰富典型的文化,叠加卓越的科技创新优势、突出的战略区位优势,再有生生不息的文化创新、产品创造加持,就能转化为新的竞争优势、出圈态势。
“皖”美如画,“徽”动全球;产业繁荣,走向世界。新的时代窗口已经打开, 更美的文化风景就在路上,就在前方。文化创新不停步,融合发展正提速。徽风皖韵的独特魅力,将成为江淮儿女和四海宾朋幸福感、获得感的不竭源泉。
(吴晓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