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来自网络
这两天,喜马拉雅 “炸山” 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9月19日傍晚,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烟花表演《升龙》。随后,这场“烟花秀”引发广泛关注,“#始祖鸟喜马拉雅炸山#”也冲上热搜。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这一事件?
尽管主办方宣称使用可降解环保材料,采取了生态保护措施,但在海拔超 4500 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喜马拉雅地区,任何人为活动都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
我们是否需要“烟花秀”来“致敬自然”?——真正的敬畏,从不是在自然搞行为艺术,而应该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和沉默。
这一事件,也让我想到了一些旅途中遇见的人和事。这也是我一直想说,却一直没有机会和大家聊过的问题。
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我曾经背包走过秦岭的许多地方,有景区、也有未开发的原生态秘境。我写过很多游玩攻略,也拍摄过许多秦岭美丽风景,但实际上在秦岭徒步时,我仅仅是选择性的将镜头对准了美好的地方,而刻意忽略了一些“景象”——
有一些人,他们前脚赞叹着秦岭“原生态太治愈”,后脚就把饮料瓶、包装袋、自热饭盒、烟头留在山里。
我见过的最触目惊心的景象是在“小五台”和“嘉午台”。
这两条路线,堪称西安秦岭徒步最经典的路径,常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去的人多了,99%的有素质的游客敌不过1%没素质的人,他们随时丢的垃圾,让你压根不敢往地面上拍,——那场面真的用“垃圾成山”来形容也毫不夸张。
我必须坦白地说,在很多秦岭景区内(尤其是原生态未收费的地方),我拍摄到风景是很美的,但实际上它们还有“满目疮痍”的另一面。
那些原生态不收费的地方,平时是没有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的。
有人可能会说:“我只是一个人,丢一个瓶子能有多大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那再壮丽的风景,也终将千疮百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西安有一群去秦岭捡拾垃圾的志愿者团队,每次他们都会拖着十几个满满的“麻袋”下山。这里要向他们致敬!
作为一名普通游客,我们可能没有更多的能力(体力方面)去捡拾垃圾,那至少应该做到:不要随便丢弃自己携带的垃圾。
保护秦岭、保护自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此刻做起:
进山徒步时,请随身准备一个垃圾袋,把自己的废弃物全部带走。
️ 如果遇到垃圾桶已满,最好把垃圾带到有处理能力的地方再丢弃。
见到乱扔垃圾的行为时,不妨友善地提醒一句(避免冲突,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
秦岭自驾时,请不要随手将垃圾扔出车窗外。
带着孩子同行时,更请以身作则,把环保意识种在他们的心里。
那远山呼唤我!
向往自然,热爱登山,本身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对自然的探索,当我们在享受登顶的喜悦、漫步山林的惬意时,不应忘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作家李娟在谈及喜雅拉雅“炸山”事件时评论说:“真正的艺术家们,耗尽心血却最终不曾在大地上留下任何痕迹。真正伟大的作品,只是经过大地,从不曾改变过大地……”
这句话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同样合适,真正的“登顶”不是“我来过,我征服”,不是拍下一张照片,一条视频;而是我走过山川湖海,脚步轻轻,心存敬畏,不惊扰一草一木,不留下一点“伤痕”。
与诸君共勉!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