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赵立坚微博晒湛江鹭洲大桥美景,白鹭与大桥共舞,网友直呼“想出发”。(据9月21日《湛江日报》)
当鹭洲大桥的晨景与“愿君如白鹭,从容起落,风雨不惊”的寄语相连,这幅“桥卧碧波、鹭舞晴空”的画面便不再只是单纯的风景记录。白鹭与大桥共舞的画面,成了连接自然生态与城市品格的纽带,那句温润寄语更像一把钥匙,解锁了湛江在发展与保护之间“从容前行”的深层密码。
白鹭的“从容起落”,源于湛江生态环境的美好。作为生态质量的“活标尺”,白鹭对栖息地的选择向来严苛,而鹭洲大桥畔“千鹭齐飞”的景象,正是对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最直接的认可。从项目规划之初便将红树林保护列为“第一选项”,主动调整桥位避让沿岸红树林保护区,到通车后维系“海天—红树—白鹭”的和谐共生,湛江没有为了交通提速而牺牲生态底色。这种“宁慢三分、不损一林”的坚守,让大桥不仅是跨越水域的通道,更是绿美湛江生态建设的见证。
那句“从容起落,风雨不惊”的寄语,更暗合了湛江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逻辑。南三岛曾因交通闭塞,坐拥秀美滨海资源却“养在深闺”,这是许多沿海县域面临的共性困境。鹭洲大桥的通车,将出入海岛的时间从45分钟压缩至15分钟,更接入粤西高速与空港网络,为滨海旅游和“百千万工程”注入动能。但这份“提速”并非急功近利的冒进:它以“鹭洲”为名致敬自然,以生态优先理念规划建设,让交通升级与生态保护、文旅开发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发展节奏,恰如白鹭起落间的沉稳——不疾不徐,却精准打通了发展的堵点。这,便是一座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从容”。
这份“从容”,更应融入南三文旅IP的打造,塑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品格。南三岛旧称“鹭洲”,本身就自带“鸟类天堂”的生态基因;鹭洲大桥“避让红树林、守护白鹭栖息地”的建设理念,更让“千鹭齐飞”成为出圈的新名片。相较于其他海岛的“网红打卡”“刺激体验”,南三要好好接住这波流量,锚定差异化打出“反快节奏”:以白鹭“不急不躁、起落有度”的习性,对应现代人“逃离内卷、寻找从容”的精神需求,打造“从容岛”的IP。本地网友“推荐官”的热情,更可转化为IP活力——让品海鲜、看白鹭的体验,与“从容生活”的叙事深度绑定。比如,推出“鹭洲晨醒”体验,等风来、等潮起、等鹭飞;傍晚设“鹭归茶会”,全面上新“不赶时间”的松弛感。
从白鹭的“从容起落”,到发展的“从容破题”,再到IP的“从容出圈”,湛江的从容从未局限于一处风景、一座桥。它是生态保护中的久久为功,是“城长”过程中的谋定后动,是文旅开发中的量身打造。这份从容,正是这座滨海之城的魅力所在。
作者:关月
来源:湛江云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