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高原的云巅之上,一条黑色巨龙正以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姿态,撕碎所有关于"天路"的想象边界。
当滇缅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已成往事,当川藏线318怒江七十二道拐沦为序章,当前珠峰大本营加乌拉山108道拐化作铺垫,这条横亘于世界屋脊的盘龙古道,正以608道极限拐弯道重塑人类对"天路"的认知维度。
盘龙古道,其蜿蜒之姿不仅切割着海拔4200米的稀薄空气,更以每年仅8个月的通行时限,在昆仑山脊书写着独属勇者的地理诗篇!
盘龙古道,位处新疆帕米尔高原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别名瓦恰公路。
这条原为扶贫而生的瓦恰公路,在2019年通车时便注定不凡。36公里浓缩的不仅是1100米垂直落差的惊心动魄,更暗藏183个S弯与425个U型弯组成的魔鬼矩阵。
盘龙古道,实行季节性封闭,每年的3月通车、11月关闭。当车辆在仅容单车通行的单向道上辗转腾挪,每个180度急转都在挑战驾驶者的神经极限——这绝非简单的交通动脉,而是用柏油与意志浇筑的现代蜀道,是用608个生死弯道堆砌的工程纪念碑。
盘龙古道,从空中俯瞰,公路蜿蜒而下,环绕山脊而行,似一条黑龙盘绕在高原山间。说其是古道,是因为相传古时玄奘取经时还从此地走过,因而这也是一条翻越昆仑山脊的历史要道。
盘龙古道,十分的魔幻、惊险、神秘、刺激、壮观!俯瞰这条黑色缎带在土黄山脊间游走的轨迹,恰似天神执笔绘就的狂草书法。大小盘龙的双重变奏堪称造物主的神来之笔:大盘龙如交响乐章般大开大合,在观景台处定格成震撼奇境;小盘龙则似密集鼓点,将连续弯道编织成令人窒息的几何迷宫。
黄土石岩的山色中,一条黝黑的油路盘绕在山间时隐时现,就像是一条黑色的巨龙横亘在帕米尔高原,雄美的油画般景象,蔚为壮观。
盘龙古道,其间最著名的就是大小盘龙两段。从塔县出发翻过达坂,一路向下,首先看到的是大盘龙,弯度非常的大,但弯道没那么密集,而且沿途还设置了几个可以停车的观景台。
驶过大盘龙的百十道S弯后,再向下就可看到小盘龙,非常密集的弯道,折折曲曲、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迂回而下。
盘龙古道,巨如游龙,弯曲盘旋,上下起伏,延绵不断。公路周围有雄浑壮丽的群山环绕,放眼远处还有连绵亘古的雪山排列,好一幅激壮而美丽的山河画卷!
盘龙古道,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间,沟谷深邃、气势磅礴、一望无际。踏上它的那一刻,你才会真正的地感受到人生的不易与挑战;非常刺激的连续折弯,会给你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与震撼!
盘龙古道,有的人说像堆在一起的发卡,也有的人说像心电图一般。其实,盘龙古道就是一条真正的巨龙,一条只属于帕米尔的巨龙,一条天下唯一的中国巨龙!
盘龙古道,从来没有一条公路,会如此的让人激荡、让人追逐、让人震撼、让人治愈!
“今日走过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矗立在终点的这块路牌,恰是这条天路给予勇者最深刻的生命隐喻。当车轮碾过第608个弯道,回望来时路上那些惊心动魄的Z字折返、那些令人眩晕的连续发卡弯,似乎每个弯道都在印证着一个哲理:真正的坦途,都是诞生于对曲折的超越之中。而这条巨龙盘踞的不只是帕米尔高原,更是所有勇者心中永不低头的精神图腾。
【知识点1】:瓦恰乡,位处我国最西部帕米尔高原的边境处,四周都是高海拔的群山。过去当地人去一趟县城,得花上好长时间去绕路,非常的不易。随着开通瓦恰公路,让高原的农牧民与外界有了便捷的交通联系,而这几年盘龙古道的旅游旺势也带给了当地人很多实惠。另外,附近邻乡还是著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拍摄基地。
【知识点2】:盘龙古道,因为这几年自驾观光的游人激增,为避免交通拥堵,已把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改成了目前的只允许单向行驶,即从塔县上游盘龙、下到瓦恰、再经班迪尔蓝湖回到塔县,而且不允许7座以上的客车通行。
欢迎各位朋友点此链接,莅临我的今日头条主页稍作休憩……
雪莲果,2025. 9
#头条创作挑战赛##文章首发挑战赛##头条文章养成计划##每人推荐一个旅行目的地##手机摄影圈##旅行##美好旅行地##自驾云游季##极致光影##中国手机摄影##旅行##风光摄影圈##风光爱好者##光影者的风光摄影##极致风光摄影##新疆头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