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游玩除了抬头望,还得低头看。因为在这座古城里,动人的风景不只存在于红砖燕尾的古厝檐角,更藏在许多人匆匆路过却未曾留意的小细节中。它们悄悄躲在墙角、巷口、脚下,甚至排水沟盖上,用一种近乎顽皮的方式,向发现它们的人轻轻打声招呼。
西街每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但大多数人看开元寺、钟楼时,却错过了一个藏在墙角的“小居民”。在西街中段一处围墙的底部,藏着一只仅有巴掌大的“簪花小仓鼠”。它圆头圆脑,双眼溜圆,不张扬却自带治愈感,仿佛刚刚从墙洞里好奇地探出头来,打量着这条千年古街。
“簪花小仓鼠”(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金鱼巷,古与今在此融合碰撞出市井繁华。最妙的是巷子中那些不起眼的下水口。雨天来临时,雨水从“金鱼”下水口汇入地下,仿佛它们正自在吞吐,让原本功能性的排水设施瞬间有了生命。实用与意趣完美结合的设计,让人忍不住赞叹!
古城金鱼巷造型独特的下水口(来源:泉州文旅公众号)
在许厝埕,立着一座小巧的“敬字亭”。古时泉州文风鼎盛,敬字惜纸是深入民间的传统。人们认为写有字的纸不应随意丢弃,而应放入敬字亭中焚烧,以示对文化的尊重。这座亭子虽小,承载的却是一座城市对知识的敬畏。如今虽然不再使用,但它依然静静立在巷口,提醒着每个路过的人:文字,值得被温柔以待。
泉州古城北山巷的石敢当(王柏峰 摄)
泉州古城古榕巷迷你版“石敢当”(王柏峰 摄)
热点推荐●
● ●
来源:泉州文旅
编辑:苏佳欣
二审:彭斌
三审:苏智峰
点亮

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