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悦汉
近年来日本是内忧外患,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不到一年便宣布辞职,此前他在中期选举中接连遭遇两次重大败选,这是五年内第三次更替党内的领导人也是首相人选,他的替任人将要应付通货膨胀与生活成本高升危机。外患方面是要处理紧张的美日关系、应对美国高关税政策。
因为女儿特别为我俩老请假,并安排去游览日本东北区仙台市(从未去过),很有新鲜感。仙台市面积786平方公里,人口总计1,094,395人(2025年5月1日计),生产年龄人口(15~64歳)67万人,老年人口(65歳以上)25万人(占总人口24.3%),基本上是一个老龄化城市。仙台是平原地区,没有高山峻岭,没有磅礴河川,但它有绿化丛林,悠久文化,和广阔松岛湾区。仙台城由仙台藩初代藩主伊达政宗下令建造,又称“青叶城”,作为藩政中心长达270年,明治时代之后成为陆军用地。
很奇怪,来访仙台游客绝大数是日本本土人民,市面上甚少见到外国游客。虽然仙台有颇多景点,我个人就偏爱以下三个,一是松岛湾区,二是鲁迅留学日本东北帝国大学,三是观音巨像,这都是日本独一无二的景点,至于其他景点就不一一列出。
松岛町自江户时代便以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岛和国宝瑞岩寺而闻名,并且发展成日本国内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约数百万名以上的游客造访当地。而松岛町位于日本宫城县松岛湾,为湾内约260个大小岛屿的总称。来到松岛,乘坐游览船游览松岛湾的岛屿群是不可错过的体验之一。松岛也以黄昏景色和赏月闻名,由于时间所限就无法欣赏这些美丽景色,总体而言是值得多留一两天观光胜地。
原来仙台和中国渊源甚深,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原名周树人),曾于1904年9月到1906年3月共一年零六个月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师从于藤野严九郎教授学习解剖学。鲁迅就读仙台著名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大学至今仍保留一间4千平方呎鲁迅博物馆,和鲁迅石像供人瞻仰。我在馆内外流连忘返整个下午,细阅他在校时用心写下的日文笔记,想像他在著名“阶梯教室”永远坐在前三排专注学习情景,以及在课室外林荫大道溜达时思家念国情怀。
1998年江泽民访问日本时,曾专程来仙台访问和参观东北大学史料馆和阶梯教室,向仙台市博物馆门前的鲁迅纪念碑献了花篮,并进行了纪念植树。鲁迅的一生跨越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亲身经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其作品和思想对中国近现代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在回程航机上细阅鲁迅的平生事迹,他不仅是文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支持青年学生,倡导民主与科学。他著作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的批判性、冷峻的笔调和犀利的语言著称,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弱点。他通过阿Q、祥林嫂等典型人物,深刻剖析了国民的劣根性和社会的腐朽,呼唤民众的觉醒与反抗。不过,他年仅55岁便撒手人寰,英年早逝,哲人其萎。
另一仙台景点就是位于宫城县仙台市山上白色观音像,这座高达100公尺的佛像是日本少数的大型佛像之一,于1991年为纪念建市100周年而建。这座观音像花费高达40亿日圆的建设费造成,游人可在观音像内乘坐电梯直达高层,俯瞰仙台全市景色。而位于新界大埔慈山寺内一座76米高的户外青铜、合金素白观音圣像,是各有特色。
日本虽有很多值得游览美丽景色地方,但我今后不想再踏足此国,因为现今无论在国力,军力,影响力,日本再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而最令国人不满之处,就是日本领导层年年去靖国神社参拜供奉甲级战犯,至今仍未如德国般公开承认二次大战时,在中国犯下滔天大罪。日本现今只沦为美国的附庸国,试想美国够胆提出要收购“驻日美军基地”为美国国土,可以随时向日本加征高额关税,一个受美军投下两颗原子弹国家,可说是开始受到报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