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9月23日电 (陈琦、刘敏) 近日,渝中区印发了《渝中区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23日,渝中区对该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实施八项行动 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行动计划》是未来三年渝中文旅发展的‘施工图’与‘任务书’。”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李真真介绍,渝中区将把握全市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契机,积极融入巴蜀文旅走廊“1核引领、3带支撑、9条游线”形态体系,紧扣“打造历史人文传承新高地”这一主线,锚定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先行区、西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领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核心区”4个重要目标,明确现代都市旅游承载、母城记忆集中展示、红色文旅示范带动、体育演艺集聚发展、时尚娱乐潮流引领、国际交往开放拓展6大功能定位。力争到202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7%、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9%。
未来三年,渝中区将通过重点实施历史人文传承行动、文旅精品提升行动、产业能级提质行动、消费供给提振行动、市场主体培强行动、对外交流拓展行动、宣传营销提效行动、服务效能优化行动等八项行动,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其中,通过历史人文传承行动,开展重庆古城墙保护利用、老鼓楼衙署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十大标志性工程,打造文化地标网络。活化聚兴诚银行等文物建筑,构建“博物馆之城”;通过文旅精品提升行动,推动解放碑—朝天门、红色三岩等核心景区提质增效,实施洪崖洞等传统景点“微改造、精提升”等;通过消费供给提振行动,以渝中有礼、有品、有味、有趣、有Yeah五大品牌矩阵激活文旅消费新生态,实现“流量”变“留量”;通过市场主体培强行动,力争2027年培育行业链主企业超10家、冲击全国文化30强,文旅体市场主体突破2万家;通过服务效能优化行动,从交通网络、市场环境、公共服务、智慧治理等方面,塑造“近悦远来”文旅生态。
携手成都锦江 打造“锦渝满堂”文旅品牌
《行动计划》中提到,渝中区将与成都锦江区共同打造“锦渝满堂”文旅品牌。
对此,李真真介绍,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过程中,渝中区在与成都市青羊区、金牛区携手打造“宽洪大量”和“金玉良缘”特色文旅品牌基础上,在2025年2月18日,与成都市锦江区签署了共建巴蜀文旅走廊合作协议,共同推出“锦渝满堂”特色文旅品牌,合力打造巴蜀文旅走廊“锦渝样板”。
截至目前,两地已联合举办了“锦渝满堂”成渝非遗资源对接大会,发布了《成渝非遗保护与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推出了2025“锦渝满堂”非遗资源合作机会清单,成渝两地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代表、非遗企业签订了成渝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开展了非遗市集、美术书法交流展,共同探寻“双城文化发展路径”。
两地还携手举办了第十二届重庆佛图古关登山大赛暨首届“锦渝满堂”巴蜀登高赛、锦江区城市探索赛等系列成渝赛事活动。两地体育爱好者以赛事为媒,齐聚一堂,互相组织选手们参赛,在运动中互赏城市美景,互品城市魅力。
此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两地联动推出了“锦渝满堂潮玩时尚游”和“渝进蓉出”“蓉进渝出”入境游等精品线路10余条,发布锦渝双城专属旅游套餐,两地市民游客凭有效证件即可共享景区门票、演出门票等优惠折扣,共同激活双城文旅消费活力。
李真真表示,日前,备受期待的“渝超”联赛开赛,结合赛事,渝中区推出了“从大田湾出发”母城记忆游、奇幻都市游等“渝中五线”“渝中五有”文体旅精品线路,也欢迎四川省和周边省市、全国各地的球迷朋友及游客,到重庆渝中看一场赛、品一部剧、观一次展,共同感受“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 的巴蜀文旅走廊风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