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
一座被山水园林簇拥的城市
南唐烈祖李昪赞叹此地为
“山川之宝,惟德乃兴”
德兴也因这一千古名句而得名
红色根脉
红杉映初心
90年前,方志敏和粟裕带领北上抗日先遣队,从重溪出发,挥师向安徽进发,开启了红军长征前的序幕。如今,在这片革命先辈曾走过的土地上,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红色旅游线路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安徽潭家桥战役失利后,方志敏、粟裕带领数百名伤员撤退至德兴梧风洞深山藏匿,不料被敌军追击,红军伤员在此殉国。现在的梧风洞已经是德兴著名景区,每到秋冬之际,“梧风洞红军死难烈士”纪念碑下,漫山遍野的红杉林便如火焰般点亮大地,前来悼念的游客络绎不绝。挺拔的红杉树整齐排列,枝叶交织,阳光透过树隙洒下,光影斑驳。沿线还有仙女潭、天鹅潭、七彩湖、五花海等众多潭池。马溪两岸,树荫蔽日,郁郁葱葱,整个沟谷宛如一幅“好山十里都如画,更与横排一径松”的山水画。
“矿”世奇景
机器与历史共舞
德兴拥有千年矿冶文化和世界上最独有的矿藏构造,50平方公里范围内蕴藏着亚洲最大的铜矿、江南最大的金矿、开采最久远的银矿,是贵重金属矿最密集的产区,是唐代官银产地、宋代官铜产地。
作为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现如今,这里现代的矿采技术与深厚的历史积淀相互辉映。站在观景台往下看,巨大的采矿场像大地的指纹,让人不由感叹自然与文明的力量。这里还有汽车界的“巨无霸”——重为158吨的大电动轮汽车,车身近三层楼高,仅轮胎就宽达3.2米,矿区贴心的准备了一辆电动轮为前去参观的游客拍照打卡,分分钟就能出大片。
药香康养
千余种草药的治愈之城
大自然对德兴的“恩宠”,并不仅限于地下的“宝藏”,21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蕴藏了千余种中草药,野外就是药房,深山就是药库。
德兴中医药历史文脉悠长。东晋医药学家葛洪辞官云游到德兴采药,他所写下的中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提供了灵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卫生部派出北京医疗队分八批到德兴市开展为期八年的中草药研究工作,为推动德兴市医疗卫生事业和中医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71年制作的中国中草药纪录片中,德兴被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中草药基地向世界卫生组织进行推介……
想体验?那就去德兴中医药博物馆转一圈。楼馆庭院中,医仙葛洪著书立说、药王孙思邈坐虎针龙等场景栩栩如生;博物馆里,陈列着以德兴本土为主的中医药学相关的文物、古迹;中医体验馆内,展放着百余种道地药材……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药香,深呼吸都是养生!
味蕾盛宴
山水馈赠的滋味之城
好山好水也滋养出了德兴的独特美味。德兴的双溪鱼必须安排,本地菜籽油烧得冒烟,姜片一扔“刺啦” 响,活鱼下锅瞬间,香味能飘出半条街。出锅的双溪鱼,鱼肉嫩得能掐出水,汤汁白似奶浆。夹起一筷子,先是鱼皮“嘎吱”一声,酥脆感十足;接着,嫩滑鱼肉在舌尖溜过,软糯爽滑;最后,本地辣椒的热辣在口中爆开,层层滋味,满是德兴山水的灵韵。
晶莹剔透乌佬果,它制作工艺讲究,以山蕨根粉作皮,以豆腐、冬笋、碎肉等为馅,经蒸制后撒上葱花,再浇上热猪油和调料等即成。蒸熟的皮薄而透明,质软而不粘,入口细腻滑爽,再喝一口带点猪油香的微辣汤底,那感觉别提多享受。
来德兴转一圈才懂:这里的山是历史书,水是故事集,连空气里都飘着让人想留下的味道。
粉丝福利
你想去德兴打卡哪些美食/美景?
我们将结合点赞数、留言质量等
在本篇文章发出后48小时
在评论区选取10条留言
各送出1份葛根酥!
快来参与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