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甘肃】
□ 张忠德
9月22日下午,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2025敦煌论坛成果通报新闻发布会在敦煌举行。本届敦煌文博会举办了开幕式、会见会谈、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招商推介、研学交流、丝路文旅体验等7大类17项活动。这是历届敦煌文博会参会国家最多、国际参与度最高的一届,每一次握手、每一场会谈,都在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文明图景添上鲜活一笔,让敦煌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注脚。
这场盛会,是文明互鉴的大舞台,让丝路精神在对话中焕发新生。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国内外嘉宾同聚一堂,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们,因文化而相聚,为交流而发声。展览、演出、论坛,多元形式交织,传统与现代共鸣。从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成果展,到“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展;从国内14个市州千余种文创精品,到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13国的传统器物与手工艺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独特文化基因,每一次展示都是跨文明对话的契机。尤其2025年综合提升新版《丝路花雨》惊艳亮相,舞姿翩跹间,敦煌壁画的千年神韵跃然舞台,中华文化的精神气度直抵人心。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曲文明互鉴的交响。
这场盛会,是文化创新的试验田,让传统底蕴在传承中绽放活力。文化展览聚焦“传承创新”与“产业发展”,甘肃100家企业携1200余种文创产品亮相,将敦煌元素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文创展区里,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碰撞火花,让老手艺有了新市场。文艺演出既有经典重现,也有5国13个团体的跨国合作,2场“快闪”活动更让文化走出展馆、融入街巷。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触摸、可体验、可消费的生活美学。这样的创新,守住了文化根脉,也打开了发展空间,让敦煌文化从历史深处走向时代前沿,从地域符号升华为世界语言。
这场盛会,是产业合作的催化剂,让文化价值在融合中转化为发展动能。260多家知名企业参会,74个项目签约授信,金额达162.69亿元,覆盖文旅基建、文创产业、酒店民宿等领域。这些项目一头连文化资源,一头接市场需求,既是文化产业链的延伸,也是区域经济的新引擎。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为甘肃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更探索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让文化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这场盛会,是智慧共享的思想库,让遗产保护在研讨中凝聚全球共识。同期举办的2025敦煌论坛上,5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敦煌文化传播等议题深入交流,分享全球经验,提出“中国方案”。青年代表与政府官员齐聚,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讨论既立足敦煌,又放眼全球;既关注当下保护,更谋划长远传承。这样的智慧碰撞,为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提供思路,更构建起全球敦煌文化叙事体系,让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更加响亮。
敦煌,曾是古丝路的咽喉要地,今朝更是文明交流的枢纽平台。八届文博会,见证敦煌从文化地标到国际舞台的华丽转身。这场盛会再次证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各国宾朋带着友谊离开,带走的不只是对敦煌的赞叹,还有对中国开放胸怀的认同;留下的不只是一场盛会的记忆,还有文明互鉴的种子。面向未来,敦煌将继续以文化为帆、以交流为桨,在丝路长河中破浪前行,书写更多共商共建共享的精彩篇章。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