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高东起 韩婷
图片来源:沈阳文旅
近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再获一项国家级殊荣。在9月16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上,“沈阳故宫景区非遗手工技艺进景区的文博创新之路”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度《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优秀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活态基因库,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沈阳故宫博物院多年来持续举办“非遗进故宫”活动,积极引进国家级非遗“辽宁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以及辽宁省非遗“胡魁章制笔工艺”、木版画、布贴画、掐褶纸艺、新宾满族刺绣-剪纸、旗袍制作技艺、核雕技艺等多个项目。这些举措让观众在参观这座恢宏的古建筑群的同时,能深度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搭建了重要平台。
据悉,沈阳故宫充分利用其建筑特色和空间布局,匠心打造了如故宫吉市、戏台非遗展示区等非遗与建筑相融合的特色区域。这些区域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设计师提供了集创作、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聚集效应,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文化感知维度,有效促进了非遗与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
此次案例的成功入选,标志着沈阳故宫在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获得了高度认可。这些努力不仅让文化遗产“活”了起来,更让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互动体验中爱上非遗,增强了文化自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