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卫民 达西先生的历史
2025年08月24日 11:50 北京
一、故乡情
合肥,我的故乡。几年前还是中国的倒数第四个省会城市,在华东地区几度叫南昌超过去,现在也是不相上下。同时她也是中国科研创新力第三号城市,紧跟着上海、北京,位居香港、南京之上。几十年前的一个小县城,到八十年代末才80万人,但是大学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却占了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
成为省会以后,先后并入了肥东、肥西和长丰县,尤其是近几年贯彻滨湖战略,全力打造了滨湖新区,逐渐形成了中国唯一的滨湖省会城市。去年并入了巢湖、庐江、和县等,使位居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巢湖成为了合肥的内湖,合肥从滨湖时代迈向了环湖时代。
我们是八十年代的第一批通过考试的大学生,来到合肥工作。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高分、免考、保送、连读,从位于合肥的世界一流大学博士毕业后直接到美国就业,来到了美国的滨湖第一大城市——芝加哥。
芝加哥以工业与金融业闻名,也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位于美国第三大湖——密歇根湖畔。
同为滨湖城市,一定会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孩子订好机票,我们停下手上的工作,赶赴美国的滨湖城市芝加哥游览。
二、穿越时空
清晨,披着故乡的霞光,我们踏上了旅程。合肥到上海的动车,两个小时二十分钟,就开到了上海虹桥。可是,上了上海的地铁,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浦东机场。办票、安检、关检加候机,下午四点才搭乘美国AA航空的班机飞进了蓝天。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一路向西。翻山越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到了同属亚洲的印度,实际上与中国的西藏只是一山之隔。最终也算进入了西天极乐世界。无以极而反,我们反其行之。我们是一路向东,直入东海。越过南韩的鉴山,我想到了抗美援朝,想到韩国和朝鲜近来对我国渔民的拘押。掠过日本的广岛,我记起了美国人对日本法西斯的惩罚,对二战和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的贡献。
过了东京都,方向偏北,扫过札幌,用了三个小时,超越了两个时区,地面时间已经是21时了。越过白令海峡,方向改回正东,直插北大西洋。在北京时间的晚上九点,穿越了国际日期分界线。也就是从当地的当日24时穿越到了当日的0时,上苍送回了一天的光阴。此刻从东半球进入了西半球,也就是所谓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民主世界。一路东行,又飞行了七个小时,跨越了北大西洋,来到美洲大陆。
“我们从加拿大的渥太华与美国西北角的西雅图之间的环渥太华半岛海沟潜入,借助于与中国香港同名的维多利亚港的黎明前的夜色掩护,悄悄地进入了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帝国主义的堡垒美国”。“前方来报,接近华盛顿,为完成我们童年的誓言,解放受压迫的美国人民,我们准备战斗。再次侦查,原来此华盛顿是华盛顿州,不是美国总统所在的美国首都华盛顿(首都华盛顿在东海岸),然而现在的美国总统竟然是个世世代代受压迫的黑人的孩子”。现实的情况是迎接我们的却是阳光明媚的早晨,白云蓝天的世界。告别了中国故乡的黎明前的黑夜,穿越到公历日期相同的美国的中午。
在阳光下,我们跨越了哥伦比亚河,密苏里河,来到密西西比河畔。耳旁响起“密西西比河呀汹涌激荡,我们美国的黑人呀,日日夜夜盼望,盼望红太阳”。
世界被压迫人民盼望的红太阳在四十多年前就落山了,被压迫人民的代表——美国黑人没有搞阶级斗争、武装起义,尽管他们每人都可以合法持枪,他们没有被反动派消灭,却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了黑人总统。
飞机上吃了睡,睡了再吃。两觉三顿就到了美国的芝加哥。降落在芝加哥三个国际机场之一的奥黑尔机场。又是边检、关检,落地到入关只用了半个小时。没看见中国官员的一般正经的马脸,却是白、黑、黄皮肤的人们和友善的笑脸。
飞机是漫长的旅行,宽体飞机是不停的播放着电视与航行信息。前舱存放着各式餐点与饮料,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热饮。一出机场,妻就要喝白开水,给了我第一个难题。附近的各种餐饮店铺,五花八门的饮品,你问有没有热水(hot water),回答都是no!终于找到了麦当劳,服务员回答“tea?”,“two”(两美元)。一个纸杯,在他放茶叶包的时候赶紧说:“no”,这才算找到了在美国买白开水的诀窍。
打了儿子的电话,他说是堵车了,一会就到。搭上孩子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入住了密歇根湖边的公寓。
三、下马威
坐上儿子的汽车,儿子郑重其事的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个是给了我们一人一张20刀(美元)的纸钞,嘱咐我们一定要放在贴身的地方,不能花,以备急需。原来芝加哥作为美国历史上的工业重镇,现在是“铁锈城市”,治安不好。失业的工人多,黑人多,晚上九点后甚至于大白天的偏僻处的可能遇到持枪抢劫。但是白道黑道,各行其道。只要你不反抗,给他20刀,他就不会伤害你,甚至于还会谢谢你。
第二个是告诉我开车如果遇到警察让你停车,马上靠边停下来。但是千万不能主动开窗开门。警察用枪对着你不要害怕,举手做投降动作。警察向下摆手你才能开窗,向外招手才能开门。因为美国是个人人可以合法持枪的地方,警察害怕你突然开窗枪击他,所以你要主动告诉他你没有拿着枪。
这些如同于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把刚到世界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的美国的兴奋吹走了一半。剩下的更多只是好奇了。
再就是公寓楼的厨房挺特别,用的是四个头的电炉子,洗碗机和大烤箱都嵌入在橱柜里面,都是灶台上没有油烟机,反而是安装着联通119的烟感报警器。没法做中式菜肴。电冰箱挺大的,我们每周去中国城的香港超市或者是墨西哥超市买一次蔬菜和肉类食材,放在电冰箱可以管一个星期。
就在我们居住的半年里,就发生过一次亚裔炒菜引起的烟感器报警,一下子来了两辆消防车。当时消防车过来还是免费的,做一下消防教育就没事了。听说不久后政府就开始对消防车出警收费了。
芝加哥市容一瞥。
图片作者提供。
美丽的芝加哥河。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卫民,1955年6月出生,为恢复高考后的武汉理工大学汽车拖拉机首届本科毕业生;1999年,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担任过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设备科长、改扩建办主任、安全质量管理处质量管理科长、企业管理部体系管理处长等职务,主持过多项设计、修复、认证等项目的实施及技术管理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编教程和发表技术、管理类论文20余篇。2004年,获安徽省质量管理专家证书;2005年,获中国质协的全国优秀培训教师称号;2006年,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资格;2009年,获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教师与审核员继续教育教师资格;2013年至2014年,获国家质监总局首席质量官培训教师设备监理工程师培训教师和安徽省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员资格。

作者近照。 图片达西制作。
达西后记:
芝加哥,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最大城市,也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芝加哥位于密歇根湖的西南岸,以其丰富的文化、建筑、经济和体育而闻名于世。
1833年,芝加哥正式建市。19世纪,芝加哥因铁路和运河(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的修建成为交通枢纽,20世纪初因肉类加工和钢铁工业崛起。1871年,一场重大火灾几乎摧毁了整个城市,但随后重建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芝加哥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金融中心,拥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芝加哥曾以钢铁、机械和食品加工为主,现转向高科技、医疗和物流业。密歇根湖畔的湖滨公园、博物馆和建筑物,吸引了大量游客。
芝加哥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拥有世界第一座钢框架高楼(家庭保险大楼)和现代主义经典建筑(如密斯·凡德罗的湖滨公寓)。在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中,藏有莫奈、梵高等大师作品;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工业博物馆也颇具盛名。芝加哥还是蓝调、爵士乐和嘻哈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传奇音乐场馆如绿磨坊(Green Mill)等。
芝加哥具有风城(Windy City)的别称,但这一称呼并非因风大,而是源于19世纪政治家对当地政客夸夸其谈的讽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