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八一冰川
王振武
时间定格在7月5日,难得的朗朗晴天。
晨曦微露,习习凉风摩挲周身,舒服怡人。我驱车奔赴祁连山中段的八一冰川,慕名朝圣这座圣洁的神山圣水。
八一冰川也称之为小沙龙冰川,位于祁连县野牛沟乡境内,是黑河流域的源头,也是西北干旱区域重要的水资源聚集地,被世人誉为天然的“高山固体水库”。地理学家们曾坦言,如果缺失了八一冰川,河西走廊的地形地貌和走向,将会是一种难以预料、难以想象的样子。
民乐县城距祁连县城130多公里,祁连县城距八一冰川180多公里,长途奔袭300多公里山路,抵达冰川脚下已是黄昏时分。亲临现场,最高点海拔4828米的高大厚实冰川,犹如一道雄伟壮观的冰雪长城,庄严肃穆地雄立在眼前。也似高大宽广的巨幅瀑布从高天上垂直流泻而降,晶莹洁白得格外耀眼。而心目中的八一冰川,就是高大壮实的严父,也是肥硕丰满的慈母,从茫茫天宇和历史深处走来,跨越时空地养育了黑河流域的数百万人民。其崎岖不平的冰床地形与其相对平缓的冰面地形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显示了其冰帽冰川的特征。刹那间,通透的蓝天,飘移的白云,绯红的夕阳,瓷白的冰川,交相辉映扑入视野,令人油然而生感叹、惊讶、震撼。庸常而平凡的弱势人类,在如此广袤宏大的冰川面前,显得何等的孱弱而渺小啊!雄壮冰川的肌理,犹如木板夯筑的冰雪长城一样,层层叠叠的纹路清晰可辨。30多米高的厚度,凭眼力很难估算出它的形成年代。
就在这雄伟冰川的横断面附近,耸立着一座引人瞩目的塔状经幡。经幡塔中间的旗杆顶端,端坐着象征日月形状的白色月牙和红色圆球体,最上端是一枚象征武器的戈矛尖头。经幡五彩的明艳与冰川的瓷白静默对峙,愈加烘托出了经幡的璀璨夺目。冷峻的冰川,明艳的经幡,犹如一对天造地就的痴情恋人一样,在浩浩茫茫的天地之间,彼此默默守望着日月经天的沧桑变迁,该是何等的执着浪漫啊!
置身高海拔的冰川旷野,凛冽的山风频频光顾,五彩的经幡衣袂飘飘、猎猎有声,奏响了一曲曲撼人心魄的天籁乐章。荒寒的山风停息时,脚下乱石滩的罅隙间,冰雪消融后的数道暗流欢快地流淌,淙淙汩汩的天籁之音,如喁喁童话般清脆悦耳。因为有了这静默守望的圣洁恋情,不由人深深感觉到,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高海拔的冰川,空气稀薄,寒气袭人,呼吸吃力,高原反应明显,不便近距离接触,不便长时间逗留,也不便让庸常之人打乱其固有的宁静肃穆。
再见了,八一冰川,我心目中的神山圣水。
(作者简介:王振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张掖市作协第二、三届副主席,民乐县政协四级调研员。在《散文选刊》《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飞天》《中国铁路文艺》《丝绸之路》《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书刊报》《甘肃农民报》《民主协商报》《甘肃文艺》《甘肃文苑》等报刊杂志及各类文集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100多万字,出版散文集《洪水河的涛声》,曾获《中国作家》征文奖、《散文选刊》征文奖、散文学会征文奖、甘肃黄河文学奖、《飞天》征文奖、甘肃旅游美文网络大赛奖、金张掖文艺奖、民乐文艺奖等多种类奖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