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秋日的蒙山,云雾缭绕,层峦叠翠。9月5日一大早,临沂市平邑县柏林镇李家石屋村“伴山云宿”的主人张恩菘就忙活起来:整理房间、擦拭石桌、修剪绿植。“今天网上订出去6个房间,我们正准备按照客人要求,摘些新鲜野菜、烙点农家煎饼,让游客尝尝咱的沂蒙味道。”张恩菘边忙活边向记者介绍。
蒙山是山东第二高峰,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位于平邑县境内,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平邑县立足蒙山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以“激活蒙山”为抓手,高位谋划推进,靠前做好土地征迁等工作,重点培植民宿经济,全面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
在金线河民宿集聚区,集中了崔家峪村、张里村、西山神村、李家石屋村等多个村庄的民宿,可提供194个房间、273个床位。这里环境优美,老石头房保留着沂蒙传统石屋的斑驳肌理。改造后的民宿,新增了地暖、全景落地窗等现代设施,成为网上“吸粉”亮点,平时入住率达八成以上,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在大洼民宿区内,“富泉山居”民宿依山势、河流建设,错落有致。浣溪山、拭竹、拥翠、揽星阁、听风阁……每个院落名字都诗情画意,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让游客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里尽享现代生活的舒适与惬意。“不仅要让客人住得下,还要住得好、记得住,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民宿负责人张雯雯说,凭借自身优质服务与鲜明特色,“富泉山居”被评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旅游甲级民宿,成为山东省民宿行业标杆。
漫步蒙山深处,“山光物态森舍”“沂蒙山舍”“取舍”“康谷温泉”“伴山3号院”“忆香居”……一家家民宿如纽带般将山水、人文紧密结合,让游客未入庭院便心生向往。据了解,平邑环蒙山区域已创建国家甲级民宿1家,五星级民宿4家、四星级4家、三星级12家,另有25家入选临沂市“沂蒙乡愁”民宿。从缺乏标准到规范运营,从零星分布到品牌集群,蒙山民宿正以高标准服务擦亮“沂蒙民宿”金字招牌。
民宿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精准赋能。近年来,平邑县专门出台支持精品旅游民宿发展的专项政策,从资金扶持、土地保障、人才培育等方面为民宿发展保驾护航。专门成立工作专班,针对建设中的土地审批、农户与村集体利益协调、专业运营人才短缺等痛点问题,制定专项管理办法,逐一扫清发展障碍。
同时,平邑县还鼓励各民宿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活动,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沂蒙山舍”依托周边农田山林,每年举办丰收节、伏羊节、紫藤风铃节等活动,成为亲子家庭的假日首选;“沂蒙人家”民宿开辟拓展训练基地,年均接待企业团建、学生研学团队近万人次,成为“研学+民宿”的典型代表;“康谷温泉民宿”则依托天然温泉资源,打造全国慢病康复基地与劳模疗养基地,年均接待劳模1.2万余人,成功探索出“民宿+康养”的发展新路径。
特色民宿各美其美、互补共赢,彻底打破了“千店一面”的局面,构建起良性循环的民宿产业生态。为提升服务层次和品牌影响力,平邑县还引入大乐之野、飞茑集、听涧等8家国内知名民宿品牌入驻蒙山,带来了先进的运营理念与设计风格,新增的700间客房、1200多个床位,不仅丰富了供给类型,更推动了蒙山民宿集群向高品质、高口碑升级。
如今,蒙山脚下多个村庄获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传统古村落”,昔日偏远的山村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村民们则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就业、销售农特产品等方式,深度嵌入民宿产业链中,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民宿业正成为平邑蒙山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截至目前,平邑县共创建星级民宿21家,民宿总量突破100家,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逾2000人,让更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共享生态旅游发展的丰硕成果。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闫春秀 通讯员 孙兆军
来源:琅琊新闻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