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苏州市”已确定,无锡市,南通市被排除在外,这座黑马城市呼声很高,在江苏下一个“苏州”的争夺战中,南京这座古都在科技和交通的双翼之下正在悄悄起飞,成为最耀眼的黑马。
南京,江苏省的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长江三角洲中心区的城市。南京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江苏省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点科研院所之一,国际综合性枢纽。
南京,简称“宁”,别称“金陵”、“建康”、“石头城”,是江苏省地级市,江苏省会。南京是中国东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产业创新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南京有“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之美誉。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宽容雅正、创新创业”。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平原,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最大的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北靠长江,三面环山,秦淮河穿城而过,自古以来就是“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战略要地。东到长江可到上海,西到皖江城市带可到合肥、武汉,南到杭州坐高铁2小时可达,北到苏北、皖北过长江大桥即可,几乎串起了整个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两大区域。
南京处在沿海开放地区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邻近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祖国国土规划里沪宁杭经济圈的关键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放的大格局当中充当枢纽,新的长三角一体化新蓝图当中,南京从原先的小小长三角北翼门户变成大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中的地理中心。
南京是东部综合工业基地,已形成以电子、汽车、化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的产品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在全国大中城市均列第2位,汽车行业列第5位。钢铁、 石化、汽车、电子这四大支柱产业是南京市经济的“基本盘”,2024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00.81亿元,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商业重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位列全国城市前十。南京是我国经济十强、 制造业十强,国家发改委定位为“全国重要的区域金融商务中心”,是唯一的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第一个“中国软件名城”。南京拥有工业、科技、区位、经济快速崛起的硬环境,入选中国硬环境四十佳城市。
南京属于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五种运输方式都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形成立体化,大运量的交通运输网络,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微波,卫星,光纤组成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南京有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马鞍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实现了两个航站楼联合运行,是我国第四个“超大型机场”,铁路方面,南京是京沪、沪汉蓉、宁杭、宁安等多条线路交汇地,高铁南京南站是重要的枢纽站。南京地铁已建成十几条线路,总里程很长,覆盖南京11个市辖区和句容市,是国内首个所有区县都通地铁的城市。南京还建成了12条过江通道,江南江北联系更便捷。
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四个基地之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是南京有名的高校,南京是国际化古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国际影响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上,南京也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教创新优势非常明显,省会城市中,南京高校和创新资源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具有世界知名度,研究机构数量和战略型新兴产业聚集密度也非常可观。
南京有中山陵、 夫子庙、南京雨花台风景名胜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等诸多景点,旅游内容丰富多彩,玄武湖、鸡鸣寺、牛首山、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等,秦淮河畔烟雨蒙蒙,才子佳人缱绻情深,溯江放眼慷慨激昂,风云变幻虎踞龙盘,明初建造的“天下文枢”牌匾,便是这座城市人文底蕴的生动注脚,南京是中华大地上的四大古都之一,金陵王气曾经多次闪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都气象凝成文化“厚度”,在时空交错、层层叠加之间看得见摸得着。登临台城,西南是鸡鸣寺的黄墙佛塔,西面便是新街口的高楼林立。阅江楼碧瓦朱楹、檐牙高啄之后,南京长江大桥又从历史中跃出,古朴与现代并存,南京能否成为下一个苏州的答案,也许就藏在这座城市正构建的立体交通网和产业结构之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