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同学有话说:
冰箱贴、明信片、特色美食……每来到一座城市,我都会习惯性地带走几件具有当地特色的“礼物”。身边的朋友也都和我一样,这已经成为了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一种旅行仪式——只要买下了属于这座城市的一件小物,美好的记忆就能永存。
但渐渐地我意识到,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其实藏着更深层的情感需求——我们不仅想带走一件物品,更渴望体验一方风土、贴近一种人情。那些常读常新的文化内涵、真切动人的情感联结,才是我们所追寻的。
在2025榆林市(第四届)旅游商品大赛的现场,我再一次被这样的想法击中。眼前这些精美的“城市礼物”,每一件都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和风土人情,让我不禁思考:为这些“礼物”专门举办一场赛事,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考量?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看。
又被旅游商品“硬控”了
古艺新章同焕彩,文化传承创未来,珍品尽展待君赏,共赴上郡好风光。2025榆林市(第四届)旅游商品大赛正在进行中,所有参赛作品于榆林市图书馆负一层进行为期五天的集中展览。从剪纸刺绣到周边玩具,从日常用品到风物特产,94款(309件)旅游商品,勾勒出一幅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诗意长卷,致敬着山河的脉脉深情。
展览现场人流如织,观者穿梭于展区之间,或驻足品鉴、或俯身端详、或亲身互动体验。手作非遗蕴藏千年技艺的温度,时尚设计跃动当代美学的灵光,地道风物浓缩水土滋养的醇厚,打造出一场沉浸式的文旅盛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深入感知历史、品读文化,凝聚情感共识。
好一份“城市礼物”
陕北非遗纸雕本、古城六楼金属镂空书签、镇北台风光旋转折叠灯、圣邑茗集、靖边游礼水晶纪念盘……一件件旅游商品,将榆林的文化、历史、景致、民俗风情等凝练于方寸之间,融合当代审美与实用哲学,既保留原汁原味的风土印记,又创新表达形式,打造具有鲜明城市印记的文化标识。
从巧思见匠心,赋传统以新意,本次大赛汇聚的旅游商品,具象化地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历史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城市伴手礼”。于游子而言,它能强化地域文化认同,让一抹思乡情感有了寄托;于游客而言,它浓缩一地人文风情,让一段旅途记忆有了可感的承载。
旅游商品对味儿,经济消费得劲儿
历史人文的悠久厚重、山水风光的雄奇秀丽,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和热爱,成为榆林特色旅游商品取之不竭的源泉。手办、书签、胸针、手机支架、茶盘、美食……当城市礼物与线下体验深度交融,关于城市的探索便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式”。可观、可玩、可品、可藏的旅游商品,成为游客读懂城市的一扇窗。
本届旅游商品大赛的举办,是榆林市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驱动、以融合为渠道不断增加文旅精品供给,培育旅游新形态,将游客的情感联结转变成长期流量的一次生动实践。它将文化认同转化为消费行为,源源不断地创造新场景、激发新需求,是旅游产业化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展现出文化消费新蓝海的无限潜力。
话不多说,精彩尽在眼前!
9月22日至9月26日
2025榆林市(第四届)旅游商品大赛
线下展览活动
相约榆林市图书馆负一层
超多宝藏好物等你发现
一起来解锁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