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2020年,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突然霸屏,其中沈腾马丽的段落看的人笑到胃疼。
就在那个段落的结尾,马丽在高塔上看到的稻田画和艺术墙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人都慕名去沈阳看取景地,但由于距离问题,却把另一个同样具有稻田画和艺术墙的地方给带火了。
这个地方就是安徽巢湖的三瓜公社。此处位于汤山脚下,冷热两股天然温泉交汇之处,故而得名“半汤”!
而这里的东洼、大奎和倪黄三个村子,经过精心的打造,变成了一个结合民宿、电商和度假旅游的全方位度假区,合称三瓜公社。
说起来,三瓜公社可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火爆的,早在2018年,这里就已经火爆了!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获批安徽省首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瓜公社作为重要部分人气颇高。2019年,汤山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0年,汤山村更是成了安徽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村。
可是这样一个美丽的盛地,如今却关门落锁萧条不堪,甚至成了野猪的栖息地。
到底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中间有什么隐情呢?
让我们一一道来:
2017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叫《旅游,重塑乡村》的书,这本书在2020年5月,还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的《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而这本书描述的内容就是三瓜公社的建设经验。
三瓜公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汤山村,地处江淮丘陵南部,自然环境优越,三面环山且环抱巢湖,与合肥市区相距约50km,交通便捷。
2015年,合肥巢湖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王爱华看中了半汤的天然冷热温泉资源,就计划着以此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脱贫,算是自己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政绩。
当时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正在发起“万企帮万村”行动,因此蚌埠商人、安徽淮商集团董事长刘浩看中这次机会,积极响应,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意向。
2015年5月20日正式签约,根据合同规定,淮商集团将在未来三年投资至少三个亿来开发汤山村下辖的3个村——东洼、大奎、倪黄。开发项目涉及民俗、文化、旅游、餐饮、现代农业、电商等多个领域。总的规划面积足足有12.6平方公里,这可是两个西湖的面积。
而巢湖的管委会则负责提供办公场所、协助融资、建设基础设施、帮助项目落户及办理行政事务等工作。更重要的是,承诺给予刘浩汤山村一块137亩的建设用地用于补偿投资。这个补偿其实是非常合理,在那个时期,扶贫旅游项目的利润并不高,用划拨出来的土地收益来平衡投资,是政府给予的“行业默契”。
就这样,三瓜公社开始建立起来。采用“政府政策扶持+村集体和农民入股+工商企业经营”的创新模式。股权结构中,安徽淮商集团占60%,汤山村村集体占20%,当地农户占20%。
在规划理念上,三瓜公社秉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不拆一间房,不砍一棵树”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护村落原有的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保留村庄原有风貌,对旧农房进行“一户一特”设计,实现“一村一品”布局。
依托汤山村的半汤温泉,建造旅游度假村的同时。还利用其有巢氏文化的发源地的特色,公社巧妙的融入了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小镇。
同时,除了旅游业,还积极引入了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构建起涵盖农特产品种养、生产加工、农村电商、物流集散、乡村休闲旅游、民宿文化等多种业态的产业体系。
通过电商,三瓜公社还打造多个特色乡村品牌。并通过现代互联网的手段,将种植、养殖、生产、交易、物流等环节融合起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甚至一度打破农村年轻人外流的情况,将自己村甚至周边村外流的年轻人吸引回来!
这些可不是简单的套话,比如淮商集团就依托当地少见的冷暖温泉,打造出了温泉花生、温泉茶叶、温泉鸡、温泉蛋等产品,使常规的农产品因品牌赋能而溢价。如温泉花生,就由原来的每斤2元涨到超过20元。
三瓜公社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地,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根据巢湖管委会提供的数据,度假区2016年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2017年约500万人次、2018年超过了720万人次!
在旅游度假区火爆的同时,巢湖管委会还在旁边打造了4A级景区郁金香高地!一时间、温泉、度假、田园、赏花,三瓜公社的爆火马上就要到来。
可是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回光返照。
2017年7月,原管委会主任王爱华落马,三瓜公社的热度也随之被冷了下来。
在官场内,这几乎是必然现象。即便整个项目没有不合法的地方,落马官员主导的项目也没人愿意粘手。即便项目后来被认定没有问题,后继者也更愿意去开发新的成绩,而不是续写一个“脏官的功劳簿”。
因此,三瓜公社的审批土地、房屋建设、项目申报等一系列内容都被拖下来,迟迟不能推进。
更始料未及的是,公社还有罚款和违规用地的问题也被爆出来!2017-2018年收到多份违法用地认定和处理意见函,因违规拆除和罚没上亿资产!巢湖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2018年1月开具的告知函记载,三瓜公社在2017年5月-8月期间,在半汤街道违规建设12处,检查大队予以行政处罚,未及时整改的将被认定为违法用地。
可是刘浩却觉得非常冤枉,因为他觉得所有建设都是巢湖管委会的同意之下开发的,违反用地的问题不该只由企业承担。因为管委会当然也承诺,可以未批先建、边建边批,这也是那个年代政府合作的一种“共识”,审批手续可以后来再补。
可惜,这种说法虽然“合理”,但是不合法。刘浩手里的文件只能证明开发的土地是村集体用地,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这个问题,不仅公社和淮商集团被处罚,管委会和政府的相关责任人也被问责。
因为土地问题,拆除和罚没的资产超过了上亿元,刘浩就萌生了退意,所以就向管文化提出三瓜公社项目已经完成计划并取得成绩,申请退出项目,并希望管委会兑现之前的承诺,补偿那137亩的土地。
巢湖管委会和政府也没有直接放弃三瓜公社,而是不断鼓励刘浩,让他坚持下来。刘浩看当时三瓜公社的收益还不错,加上137亩土地没有落实,就咬牙坚持住了。
没想到,这一坚持就给他彻底带进了一个大坑。
2019年,度假区还接待了680万人次的游客,还收获了大大小小四十多项荣誉!其中还有5项国家级荣誉。
可是,看似欣欣向荣的度假区却根本不赚钱!最初淮商集团测算的投资上限是三个亿,可是没想到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后,投资成了滚雪球,越来越大,收益根本无法填补。
2019年底,淮商集团财务彻底撑不住了,甚至银行也开始抽贷。因为所使用的土地所有权问题,集团也无法用现有的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刘浩无奈只能进行民间融资,但是民间融资利息很高,这是饮鸩止渴。
当然,地方政府也不是完全放弃了三瓜公社,巢湖管委会也加快合法变更土地性质,重申新建项目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由地方国资控股公司以担保、注资、垫资等方式助力三瓜公社融资。
但是可惜,政府计划到落地是有距离的,虽然一个亿点贷款担保是下来了,但是一直到2020年疫情爆发,资金也没划拨过去。
之后的疫情冲击更是让三瓜公社雪上加霜。2020年起,疫情导致游客数量锐减,旅游收入大幅下降。可是完全没有收入的公社,却还要养着员工,维护园区。这让淮商集团的经营陷入困境,从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中跌落,彻底没了继续投资三瓜公社的能力。
危机之下,刘浩只能四处求助,他在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全国十大小镇座谈会上诉苦,说出民营企业扶贫项目的艰难。
安徽巢湖管委会也以三瓜公社为核心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非标专项债,可是这笔资金刘浩却始终没看到。
根据国家财政部官网的公式,巢湖管委会确实申报了一项非标专项债,但是项目名称是“合巢高端制造产业园”,申报金额8亿。跟三瓜公社和淮商集团没半毛钱关系。
走投无路的刘浩只能寄希望于被其他企业收购,所以,到了2021年,中交海投计划再投资200亿,发展文旅康养,再次建设三瓜公社。但是收购合作的主体方却是巢湖管委会和三瓜公社,刘浩和淮商集团被踢出了局。
最终,收购程序启动后,刘浩要移交资产,退出三瓜公社。数年辛苦和努力,最终都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但是,如果刘浩费心养出的“孩子”真能让人接手,继续发展,他也是乐于见到的。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资产评估中,刘浩之前的民间融资行为射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直接被立案调查,名下公司也被司法冻结。
就这样,一场官司让中交海投的投资和并购被迫终止。直到2022年9月,失去了9个月自由的刘浩才被取保候审。
可是此时的三瓜公社早就彻底停滞,2022年初,安巢管委会解散三瓜公社运营团队。此后虽有盘活重整及收购尝试,但因管委会下属旅游度假区负责人涉案,收购再次暂停。2023年10月,安徽巢湖经开区管委会新负责人上任后,对收购态度消极,三瓜公社未来发展充满变数,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到了2023年,三瓜公社的总负债达到4.27亿,已经超过了当年淮商集团的总投资额。
如今的三瓜公社,已经成了个三不管的地方,甚至野猪都进入了度假区内。曾经有人开车去哪里探访,结果还被野猪咬伤。
现如今,安徽的政策导向已经变化,主要发展工业经济,文旅不再是发展重心。也不知道三瓜公社大门上的锁,何时才能再打开?
参考资料:
1.《南方周末》聚焦三瓜公社:十年跌宕,路在何方?
三瓜公社2024年12月18日20:26北京三瓜公社官方公众号
2.产业|三瓜公社的起与伏:乡村振兴岂能一蹴而就?
文旅中国2024-01-09 14:20北京
3.5年时间,从破旧的穷山村到年接游客800万的网红村,怎么做到的?
政务:井陉发布 2022-09-25 20:19 澎湃新闻
4.地方特色产业小镇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以巢湖三瓜公社为例 冯天凡 河北农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