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长安街等地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这些画面是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历史博物馆、麦和稻田、白族古镇、西游洞等7处乡村振兴新貌的真实写照,向全国展示了云南生活理想旅居地的美丽风景。
五华区西翥街道地处昆明半小时经济圈,素有“昆明后花园”美誉,汉族、白族、苗族、彝族等多民族交融发展,1200余年的村庄史塑造了灿烂绚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近年来,五华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打造更多“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的农文旅IP,以“一产稳、二产精、三产活 ”为目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偏远乡村,如今已成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典范。
此次登上长安街等地广告牌的照片,捕捉到了五华西翥乡村的四季之美:春日,陡普鲁社区白泥塘的千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的花海与古朴的村落相互映衬;夏天,沙朗河畔的稻田绿意盎然,白鹭在田间悠然觅食,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秋天,瓦恭社区的稻穗金黄饱满,农民在田间忙碌收割,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张脸上;冬日,陡坡社区的冬樱花烂漫盛开,粉色的花朵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宛如世外桃源。
除了自然风光,依托辖区旅游资源丰富、白族风俗浓郁等特点,先后打造沙朗民族文创园、活字印刷博物馆、沙朗古驿道、阿哩哩风情寨、西翥温泉田庄、沙朗温泉酒店、凯普农业示范基地、云琦丹生科制药基地等多个景区景点和示范基地,如今的麦和稻田、大清塘农庄、伴山小院盘活了更多的乡村郊野要素和资源,做强品牌和体验度,黏住了更多都市客流,开拓了经济发展的新场景新模式,乡村旅游业态的成功打造、三产活力的有效释放,助推了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让西翥街道向着实现昆明周边独特的农文旅半小时旅游经济圈的转型升级目标不断迈进。
同时,不断丰富文化旅游项目的服务能力,依托3月草莓、4月樱桃、5月杨梅、6月桑葚蓝莓、7月桃子、8月梨等应季水果采摘节的举办,梨花节、丰收节等农文旅IP,深入开展戏曲艺术进乡村、西翥好声音、红石岩调子会等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沉浸式体验五华新农村,成功打造“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五华乡村文化旅游”文旅标识。
此次五华西翥乡村美景亮相北京街头的广告牌,正是对云南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它不仅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云南乡村的美丽蜕变,也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未来,西翥街道将继续依托“交通、生态、历史、文化、红色”五大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乡村旅居目的地,让更多人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掌上春城记者:张曦
五华区西翥街道供图
责编:苏昊
编审:沙兰梅
终审:钱红兵 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