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从上海出发的海洋光谱号,还没靠日本港口就先惹了众怒——原本计划停冲绳,提前24小时通知改长崎,游客提前订的包车、餐厅、门票全废了,皇家加勒比就发了条短信,就说“天气原因,后果自理”。
暑期台风季,邮轮改港不是新鲜事,但这次游客气的是“态度比天气还冷”。
有人提前两周订了冲绳的潜水套餐,1500块商家说“不能退”;有人约了当地司机接船,800块定金对方说“天气原因不管”。
小红书上刷到二十多条吐槽,有人说“像被抢了钱还得给人说谢谢”,有人问“冲绳到长崎的差价怎么算?官方连个屁都没放”。
皇家加勒比以前不是这样的。
刘淄楠当亚洲区主席的时候,遇到改港会给游客发消费金,哪怕300块,至少让人觉得“船公司在乎我”。
现在换了管理团队,风格变了——合同里写着“不可抗力导致的变更,公司不承担责任”,法律上没问题,但少了点“人味”。
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皇家今年暑期在中国的航次比去年多了30%,可能觉得“反正游客多,无所谓”,所以态度硬了。
同行的做法刚好打了皇家的脸。
去年MSC荣耀号改港,每人发了500块船上消费金;爱达魔都号遇到不可抗力,也给了补偿。
游客不是要多少钱,是要“被尊重”。
有人说“如果提前三天通知,我还能改计划”,有人说“哪怕说句对不起,也比冷冰冰的短信强”。
皇家可能算错了账——舆论翻车比赔那点钱更伤,暑期旺季,游客下次可能选MSC或者爱达了。
皇家加勒比的傲慢,其实是把游客的信任当“可以消耗的东西”。
合同里的“不可抗力”能保护企业,但保护不了“游客愿意再来”的心意。
下次遇到台风,游客可能会选那些愿意说“对不起”的船——毕竟,旅游是花钱买开心,不是花钱买气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