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地方,是中国西藏的阿里地区,没有之一。”
亲身自驾阿里后,才真正读懂这句话的分量——独一无二的海拔造就了世界级地理地貌,高原视角下的震撼与辽阔,是低海拔地区永远无法复刻的体验。

2024年9月,我们用15天走完阿里大环线,踩过坑、攒足经验,整理出车辆选择、路线规划、最佳季节、必备物品、摄影建议五大核心攻略,堪称“保姆级”指南。想去阿里的朋友,收藏这篇,出发不慌!
一、车辆选择:轿车也能冲,小众景点看轮胎
自驾西藏,“什么车能去”是绕不开的问题。结合阿里路况,分场景建议:
- 硬派四驱:首选!应对复杂路况底气足,走小众路线也游刃有余。
- 轿车/SUV(只走主干道):阿里大环线由国道219、318、317组成,全程铺装路为主。只要不偏离主干道,即便轿车也能行!坑洼路段慢点开,小心通过即可。
- 小众景点(如国王峰):AT胎比四驱更重要!这类景点多搓衣板路、碎石路,爆胎风险高;AT胎胎壁经加固设计,防扎性能更强。高原换胎不仅耗体力,还会因缺氧加剧高反,能避则避!
二、路线规划:灵活调整,别被攻略“绑架”
阿里大环线行程可灵活定制,我们的路线是成都出发→川藏317(5天)→阿里大环线(10天),沿途热门景点已单独做成攻略。
行程调整Tips:
- 珠峰大本营:若想加入行程,需单独预留1天时间。
- 国王峰:看日出需摸黑赶路或在海拔5400米过夜,新手或单车不建议挑战,风险较高。
- 冈仁波齐转山:转山需额外增加2天,时间充裕才能深度体验。
我们因天气临时跳过日喀则、赶去拉孜追国王峰日落,行程虽赶,但风景不等人!大家可根据天气、时间灵活调整,别让攻略束缚了自由~

三、最佳季节:看天比看季节更重要
理论上,5 - 10月是阿里“黄金旅行季”:冰雪融化、草原返绿,万物舒展。但高原天气如“盲盒”——我们9月自驾时,冈仁波齐突降暴雪导致景区临时封闭;甚至有博主8月在国王峰遭遇暴雪……
建议:别死磕“最佳季节”,出发前用「Windy」APP查天气(用法网上可搜),精准预判才是稳妥之道!
四、必带物品清单:这些“保命”装备别忘
网上自驾西藏清单很多,我们筛出阿里特需版,重点标红“必带项”:
类别 | 清单 | 划重点 |
车辆 | 拖车绳、防滑链 | 应对突发恶劣天气 |
衣物 | 羽绒服、长袖、冲锋衣、防晒帽、防晒衣 | 早晚温差超20℃,紫外线强度“爆表” |
药品 | 高原安/红景天(抗高反)、布洛芬(止头痛)、氧气瓶、葡萄糖(快速补能)、红霉素软膏 | 红霉素软膏:缓解鼻腔/嘴唇干燥出血,高原“续命”神器 |
证件 | 身份证、驾驶证、边防证(注明“阿里全境”,提前办理) | 边防证是阿里行程“通行证”,务必提前办 |
其他 | 加湿器、保温杯、防晒喷雾、润唇膏、墨镜 | 加湿器:对抗高原干燥;润唇膏+墨镜:防唇部干裂、防紫外线伤害 |
五、摄影建议:设备&视角,定格高原震撼
阿里的美,镜头装不下,但这些装备能帮你定格惊艳:
- 广角镜头(20mm左右):拍旷野、圣湖、雪山全景,瞬间拉满“天地辽阔”的氛围感。
- 长焦镜头(300mm+):拉近距离拍雪山、野生动物(藏羚羊、野驴等),不打扰它们又能出片。
- 无人机:拍“大地之树”等上帝视角,地面看不到的震撼,无人机一键解锁。
没专业设备?手机也能拍!“拍到”比“拍好”更重要,把时间留给感受美景,才是旅行的意义~
高反与食宿:安全第一,灵活应对
阿里平均海拔4000+,没去过高原的朋友别贸然挑战!建议先选短途高海拔地区适应(比如川西),路上若出现高反症状,及时就医。
住宿优先选带供氧的酒店(大点的县城、知名景区基本都有);吃饭、加油不用慌,路线上城镇密集,备点零食防饿即可~
最后:阿里值得,也请爱护这片净土
10天环线虽有些“走马观花”,但每一眼圣山圣湖、每一次心跳加速,都成了难忘的记忆。
希望这篇攻略能帮到你~自驾时别忘:爱护高原环境,停车不占道,把美景留给更多人~
推荐大家带上这份《2025新版西部自驾攻略图》,可以合理的规划线路,沿途玩什么,住哪里,海拔高度非常清晰,还可以探索沿途很多小众景点,打卡在纸质地图上,提前规划好行程,再配合手机导航,让我们在路上畅通无阻。
如果觉得有用,记得点赞+收藏+转发,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