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热的不仅是天气,文博场所也迎来观展热。近日,广东多家文博场所为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陆续升级服务,推出延长开放等措施,让游客与市民朋友在避暑纳凉的同时,有更多时间与历史对话,乐享文化大餐。
广东省博物馆
博物馆之夜点亮市民夜生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段跨越时空的艺术篇章在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徐徐展开。
7月18日晚,广东省博物馆迎来“典雅之冠:18世纪意大利萨沃伊王朝的宫廷生活与艺术”展览开幕式暨博物馆之夜活动。记者了解到,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观展览需求,除了闭馆日,粤博每天延长开放1小时,周五延长3.5小时。
为迎接暑期观众的到访,粤博将周五开放日入馆名额提至1.9万人次,其他开放日则为1.7万人次,除闭馆日,每天延长开放1小时,周五延长3.5小时开放至晚上8点30分。
暑假期间,广东省博物馆开放五个常设展,三个临展。“熠熠其辉——夏商周礼乐文化展”于7月5日开展,展出来自河南博物院、粤博和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253件珍贵展品,包括玉石器、陶瓷器和青铜器等。其中,王子午鼎、倗浴缶等重量级文物联袂亮相,为观众呈现灿烂辉煌的中原礼乐文化;“典雅之冠:18世纪意大利萨沃伊王朝的宫廷生活与艺术”于7月15日开展,这也是该展览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亮相。展览汇集166件/套意大利萨沃伊王室珍藏,全数展品皆首次来华。同时,展览结合广东省博物馆珍藏的外销艺术品,以广州口岸为视角,生动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盛况。此外,自然资源展厅升级后已于7月15日恢复开放。
广州博物馆
推出“消失的名菜”研学工坊
暑假期间,广州博物馆准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最新推出的“消失的名菜”研学工坊堪称“历史美食博主速成班”,学员上一秒还在学习汉代的饮食习惯,下一秒就穿越到民国广州,看看当时的人在哪吃、吃些什么。8月6日至8日,广州博物馆将限时开一场三天的超长研学课程。观众可以学习有趣的广州历史知识,看未曾公开的文物照片和文创产品,甚至能触摸一比一的文物复制件。同时,还能限时体验一把“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培训,从朗读、发音、断句等基础学起,最终化身小小广博君,在镇海楼里为观众游客讲述文物故事。
南越王博物院
“岭南第一简”亮相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暑期开放时间调整为9:00-18:00(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假日除外)。展览方面,已在7月10日开幕的“甄·集——南越王博物院藏品征集成果展”,精选300余件/套新征集文物,涵盖通过接收移交、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入藏的珍品。此次移交的文物,以质朴的视角生动描绘出汉代普通百姓的炊烟日常与生活百态,这些关乎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同样构成岭南历史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南越国历史的珍贵一手资料——2004年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岭南第一简”,将在展览开幕15天内大批量展出,之后部分轮换。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在艺术中清凉度夏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7月9日至8月31日延长开放时间,开放时间调整至每周二至周日9:30—8:30,18:0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除法定节假日外)。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现实行免预约入馆。展览方面,目前“别开生面——许固令的艺术之旅”、 首届湾区当代双年展——“时间的新剧场”、“何以为家”:2025年许钦松创作奖全国总评选优秀作品展正在热展中。此外,“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于7月20日开展,这是西泠印社近年最大规模外展,200余件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将与市民见面。
(来源:南方工报 作者: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粤博宣 艺博宣 穗文旅)
责编:孙科琳
二审:刘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