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薰衣草,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旅行攻略】与【个人精进】干货。
在焦作武陟县一村庄,发现一块落款为万历年间的许褚墓碑,村中顺姓,却是曹操第一护卫许褚的后人。
它就是——西仲许村。
西仲许,是武陟县龙源镇下辖的村庄,村子不大,约有500户。
西仲许原来叫许家庄,村中有一许姓员外所生之子许褚,是曹操的一名心腹大将,许褚死后葬于此,因许褚冢得名冢许,后称仲许。
我来西仲许村纯粹是偶然。那天我到武陟游玩,先后打卡了南归善村(关羽后人居住地)→三阳烈士纪念地→木栾店(观音寺、毛氏宗祠),最后来到小徐岗村看徐庶墓,结果一打听村民说压根就没听说过,茫然中我打开百度搜索,竟意外收获了藏着许褚墓碑的西仲许村。
村子的西北角,有一座祖师庙,三国名将许褚的墓碑就藏在这里。

这座祖师庙,始建于三国,距今1700多年历史,当时的规模很大,有大殿、拜殿、东西厢房、山门等建筑,院内还有石人、石猪、石羊以及壁画等文物。后因多种原因建筑被毁,仅存山门一座,北魏石羊两只。历代都有增修。
山门的左前方,立有一块县级文保碑,正面刻着“祖师庙遗址及石刻”,背面内容是祖师庙及石刻介绍。
山门不开,走左侧巷子进去,只见拜殿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只石羊,它们是北魏时期的遗物,历经千年岁月已有少许裂痕,为了保护文物,用玻璃罩起来,供后人欣赏。
在这里我见到了守庙的大叔,大叔指着西边砖墙前立有很多石碑的其中一块说,这块落款为万历年间的石碑就是三国名将许褚的墓碑,墓碑正文为“三国曹魏悍将许公褚之墓”,当问及许褚墓在哪,他说在祖师庙南300米处,如今全是民房已经无迹可寻。
大叔得知我来宣传他的家乡,特意带我参观拜殿和祖师大殿,并给我讲了西仲许村“顺”姓的来历。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一族夺取政权后,许多忠良之臣皆遭灭门九族之灾,许氏家族也未幸免。
或许是许氏家族不该断后。许氏族人晚上做梦被一老者点化朝中政变之事,劝告赶紧迁居改姓。于是,他们先把“许”改成谐音“须”,觉得不妥,又将偏旁“彡”变成“川”,“须”字变为“顺”字。事后,官府派兵血洗许家村,听闻许氏家族已迁走,官兵才打道回府,许家村因此安然无恙。为了感谢老者救家族之恩,便在老人指点的地方修建了大殿,按照老人的模样塑了泥像,每月初一十五都来祭奠,祖师庙也由此而来。
许褚(169-226),字仲康,今安徽毫州人,曹魏名将,曹操的贴身侍卫,以勇猛和忠诚著称。年轻时就力大无穷,后投奔曹操成了一名将士,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多次保曹操安全,是曹操最信任的将才。
特别是潼关之战,曹操让大军先行,许褚率军护卫曹操正要渡河,马超前来截杀曹操,箭如雨下。许褚搀扶曹操上船,一手拿马鞍为曹操挡剑,一手撑推船渡河,最终使曹操脱险。
曹操死后,许褚哭到吐血。曹丕继位后,许褚继续被重用,封万岁亭侯、武卫将军。许褚病死后,被追谥为壮侯。
地址:焦作市武陟县龙源镇西仲许村
旅行小贴士:
一日游线路景点路线:南归善村(关公后裔居住地)→三阳乡政府对面(刘三阳烈士纪念地)→西仲许村(曹操大将许褚安葬地、祖师殿)→木栾店木城初中西(观音寺、毛氏祠堂)。
作者介绍:薰衣草,读书写字游天下,爱写个人励志故事,旅行游记攻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