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头琴的悠扬旋律在草原回荡,千名骑手挥动国旗纵马飞驰,1200匹骏马在细雨中集结,512名搏克手擂响战鼓,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以特殊的“双幕剧”形式在锡林浩特如约举行。雨过天晴的约定既彰显了草原儿女欢迎八方游客的热情,也捧出了草原人民以客为尊、守信重诺的诚心。
在这场满溢民族热情的盛会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身影,他们如漫天星光,用点点微光共同点亮了那达慕盛景。
致敬志愿者:无私奉献是信念
志愿者用笑容与热情,细心维护秩序、热心引导游客、耐心解答疑问……他们是游客的“活地图”,耐心引导人流、有序疏导队伍;是嘉宾与游客的“贴心人”,贴心发放手环、准备宠粉包;是会场的“活雷锋”,配合疏导交通、协助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安全乘车,帮助解决临时就医、物品丢失等困难。300余名志愿者不仅用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更以温暖服务传递着草原的善意。
致敬公安人员:担当作为是底色
公安干警是平安的“守护神”。为完成那达慕安保任务,公安机关提前部署、实地摸排,交管、治安、特警等各部门各司其职,严格落实现场安全警戒、周边巡逻防控、道路交通秩序维护等各项措施。会场上,他们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秩序井然。风雨中,身姿依然挺拔;烈日下,臂膀被汗水浸透。他们用身躯筑起坚实防线,保障着那达慕的顺利进行。
致敬消防人员:厉兵秣马显实力
消防安全是那达慕的重要一环。大会期间,消防部门共出动14辆消防车、60名消防救援人员,与公益岗巡查员、马背巡查员、北疆志愿者共20余人组成多个执勤小组,在那达慕会场各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用实际行动为那达慕平安“加码”。
致敬水电通讯保障者:勤勉敬业尽职责
那达慕活动期间,移动、联通、电信、广电等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和勤勉敬业的服务,为大会顺利举办提供坚实后勤保障。开幕式当天,面对绵绵夏雨中游客的热情赴约,锡林郭勒供电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派出41名队员组成5个小组,冒雨对主会场线路展开“地毯式”特巡,经受住雨天保电的严峻考验,确保所有核心区域供电未受影响。现场87个变电柜保障电力供应,蓄水池与水井均储备充足水量。为保证观众优良的网络体验,工信部门协调各通信企业全力提速升级网络,让游客随时随地分享盛会精彩瞬间。各通信企业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会场内各类网络需求。他们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到传统那达慕“声光流影”般的震撼。
致敬后勤保障者:“宠客”至上优服务
从筹备到举办,各部门后勤保障人员从细节入手优化服务,全面升级服务体验。交通部门为自由行游客提供免费摆渡大巴直通会场,开幕式当天设置8个城区乘车点、配备直达专线车辆;开幕式后开通返程专线至3个市区落客点,并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规范服务培训,提升城市形象。
设施建设方面,各部门匠心独运:合理布局各功能区,设置30座大型钢结构观众看台、29辆街景电车、10辆观光车及11.68万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以人性化服务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体验。以绿色为主基调,对包括主席台南部3000亩区域在内的会场总计5900亩草地进行了科学补植播种,完成花卉种植及养护,精心呵护草原底色。
开幕式上,马队方阵以雷霆万钧之势带来震撼体验,这背后是农科等相关部门对千余匹马进行的精心营养管理、健康检测及疾病防控。他们的坚守,让那达慕呈现出一幅人与马和谐共舞的雄美画卷。
细节处彰显着锡林浩特现代城市管理的智慧。漫步锡林浩特大街小巷,浓郁热烈的喜庆氛围扑面而来:额尔敦路完成硬化美化,主要路段栽植耐旱花草、构建多层次植物群落,路灯焕新、增设便民设施,确保道路畅通无阻。“美颜工程”让整个城市焕发新颜;夜晚花灯璀璨、歌舞表演轮番登场,持续一个半月的“天天那达慕”活动,让节庆成为沉浸式体验。
致敬文旅业态开发者:文旅助力惠民生
作为集文化交流、体育竞技、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年度盛事,从前期招商到后期商旅融合业态开发,文旅等部门工作人员以文为帆、以旅为桨,全力推动旅游经济多维突破。此次那达慕通过“非遗+产业+数字”的创新融合模式,实现文化传播与民生增收双赢。蒙古包内,非遗衍生品与农畜产品现场直销,并借助网红直播带货帮助牧户增收;特色餐饮区对接牧户食材供应,带动200余户农牧民增收;游客在换装旅拍、房车露营等新兴业态中的消费,也让牧民日收入显著提升。数字化传播矩阵触达全国5亿人次,为锡林郭勒带来超30%的旅游消费增量,其中20%直接惠及牧户与非遗从业者,让那达慕从地方节庆活动转型为市场驱动的文旅IP。
致敬食安守护工作者和医护人员:守护游客保安全
为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那达慕期间锡林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会场核心区、接待场所等重点区域,实施全链条监管、靶向排查,对锡林郭勒元和酒店等3家接待点进行驻点保障,通过全方位排查、精准化监管、高效能处置,织密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为活动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医疗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随时待命,医疗救护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身体不适的群众提供专业救治,成为游客人身安全的“守护神”。
致敬环卫工作者:默默无闻是坚守
会场中还有一抹“环卫橙”默默坚守。烈日下,他们手持扫帚、垃圾袋,紧随流动人群的脚步,及时清理果皮纸屑、空瓶等杂物,让草原始终碧绿洁净,让游客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
致敬新闻记者:精益求精是追求
记者是盛会的“记录者”。他们蹲守会场边捕捉精彩瞬间,穿梭人群中倾听动人故事,驻足赛场旁记录速度与激情……每一段视频、每一张图片、每一篇报道,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与付出。烈日下滚烫的汗珠、风雨中潮湿的衣衫,只为将那达慕盛况与草原儿女的风采传递给全国乃至世界,让草原的声音穿越山川湖海,抵达每一个向往草原的心灵。
致敬全市人民:人人都是东道主
办好那达慕,是塑造锡林浩特城市品牌的重要契机。从社区到机关单位,从志愿者到普通市民,无不以“主人翁”姿态投入筹备与服务。街头巷尾洋溢着热情好客的氛围,会场内外沉浸着狂欢式的激情。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帮助,都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暖与友好。正是这份全民参与的热情,让那达慕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传承北疆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带动文旅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街头温馨的爱心红绿灯、英姿飒爽的街头骑警、“贝广之恋”的霓裳华服,到浪漫与科技交织的空中那达慕、彰显北疆文化的多彩锡林消夏嘉年华,于众多细节处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北疆文化。对于锡林浩特而言,连续4次作为自治区那达慕的“东道主”,是一份荣耀、一份期待,也是展示城市独特魅力的机会。此次那达慕,锡林浩特将传统体育盛会与城市文化地标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全新的旅游体验。全体市民举全民之力,行好客之道,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表达了热情好客、开放包容的诚意。
致敬八方游客:玉壶倾酒满金钟
我们还要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正是你们为健儿喝彩的欢呼、沉醉于长调与呼麦的深情、品尝特色美食时的会心一笑,让这场草原盛会充满了生动鲜活的气息。你们镜头下的草原美景、社交平台上的真诚分享,让锡林浩特的独特魅力传遍四方,让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点燃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火苗。
欢声笑语满乾坤,盛会如云展大观。从奔腾的骏马到悠扬的长调,从醇香的马奶到热烈的呼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那达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与坚守。无数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共同编织了这段珍贵时光。那达慕不仅拉近了不同民族的心灵距离,更向全世界展示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点亮了人们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之情。
记者:王伟 张译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