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上网经常看到,有些厦门网友看不上自己的省会城市,觉得福州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总之处处都跟厦门比不了。但是埋汰归埋汰,有一点他们是绝对不敢碰瓷的,那就是历史文化。即便这些网友极度“自信”,但只要读过几年书就会知道,福州的历史远非省内其他城市可比。
然而有些泉州的网友却从来不这么想,随着近两年泉州旅游爆火,文旅宣传方面也很给力。于是他们见多了海丝起点、东方第一大港、东亚文化之都这些术语,就飘飘然觉得泉州历史很无敌,甚至连福州都不放在眼里。
说实在的,倘若这些网友可以放福州一马,让福州独自安好,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大家各玩各的互不打扰,那他们爱怎么自信也与别人无关。问题在于,人家没有招谁惹谁,那些“网友”就是要主动跑到福州相关内容底下诋毁谩骂,似乎抹黑福州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就能抬高自己的城市。
所以,有些事情我本不想说,但还是给这些“井底之蛙”做一下科普。假如一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一定会留下很深的印记,比如无数文人墨客来过这里、写过这里,你们说对不对?福州就是如此,有一本书叫《唐宋诗文里的福州》,把唐诗宋词和各类文章题刻等写到福州的内容汇集成书,共有四百多页。其中不乏高适、刘禹锡、柳永、欧阳修、辛弃疾、陆游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千古名篇名句极多。
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这本书收录内容还只是唐宋两朝而已,尚未包含其他朝代,尤其此后的明清诗文更是海量。试问,这种盛况你们那儿可有?有多少古诗词是描写你们的城市,可曾有过名篇名句?
非常有意思的是,打开这本《唐宋诗文里的福州》,第一首诗就是《送李使君赴泉州》,这是提到“泉州”二字最有名的一首唐诗,然而书上写得很清楚,这首诗是谁写的,何时写的,尚有争议。如果作者是张循之,那这个“泉州”就是指福州,如果作者是后来的包何,那么这句“市井十洲人”才可能是指现在的泉州。
长期以来两市对作者“一诗各表”,泉州整天把这首诗挂嘴边,对“张循之”三个字讳莫如深。而福州则很少去提,因为多的是比这诗有名的作者和句子。真要说起来,福州在唐朝就已是中国三大港口之一,东南沿海举世闻名的大都会,鉴真曾想来此买船出海,空海由此登岸。而泉州那时候才刚起步,繁荣程度和政治地位比福州差很远,这首诗大概率描写的是福州。
看到这里一定又会有“人”读都不读破口大骂,毕竟他们没有文化不懂道理,除了骂人也想不出别的话来反驳。但在今年1月24日文章里我就说过,我们福建人要懂本省的真实历史,“泉州”的名字最初是福州在用,泉州在很长时间里是福州下辖的一部分。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不随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夸大宣传所能改变。
正如今年2月17日文章所说,自古以来福州的称号就是闽都,《闽都赋》开头两句:八闽雄都,神州名府。这八个字就是对福州历史地位的最佳概括。
加之福州还是中国古代史上进士人数全国第一,状元人数全国第二的城市。我希望下次有人想要碰瓷之前,先好好学点知识,让自己有点文化。夜郎自大没有任何意义,到头来别人都会嘲笑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