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港沟朱凤山上一座古塔,或许可能是济南最早的石塔,比梁思成探访的四门塔历史还早!
佛峪与朱凤山可谓是姊妹景点,佛峪在山的西麓,朱凤山在山的东麓。
朱凤山清泉潺潺,山高林密,古寺袅袅,犹如如世外桃源。
朱凤山半山腰处有一座古寺——乡义寺,掩映于青翠的密林之中,隐隐间金碧辉煌又不失古老的沧桑与岁月的悠长。
古寺旁边有一天然平台名之曰凤凰台,一座古老石塔兀然屹立,孤独而庄重,彷如与天地不朽。
石塔面坐北朝南,以天然巨石为基,暗红色青石建造,方形单层亭阁式,高约5米,塔身南面设一门,塔檐采用叠涩收分法砌筑,顶部无刹(传原鎏金刹已遗失)。
塔门上方有门额“紫金塔”匾,传说为苏轼所题,不过估计仅仅用的苏体字(集字碑)而已。
门匾下方,门的上方有一刻石题记,仿若门的券拱,其上字迹漫漶不清,依稀可辨“自大齐武平年间功德主***金崇庆元年岁次壬申十月十二日立刻石记之”字样。
我穷尽所能,借助强大的网络,大体翻译了一下这块塔铭的原文(或有谬误,基本内容应与原文相符):
自大齐武平年间功德主苏延晕创修,建圣堂尊像,到今历年已深。今有本府毕三翁,法名觉净,因信步到此,忽瞻仰圣象损坏,丹青久落,喟然而叹。佛乃现金色之相,所以谨发善心,命良工再行补塑。又创塑化佛十一尊,五方龙王,山神、土地、金丝娘子同为一堂,使一方祈福者乃为便矣。又塑我佛降九曜,如此神通莫测,变化无穷,救众生离苦海之难。修建已来,唯愿皇王万岁,重臣千秋,风调常行于四序,雨顺恒润于万物,皆佛之力也。
丹青久落,禁发善心,命整之。并于金崇庆元年岁次壬申十月十二日立刻石记之
善寺地土一坑四十亩,各有四至:东至白马沟,西至石屋,南至孔家林,北至将军坟,四至分明,永远地土。
那么问题来了,武平年间为北齐的年号,为570年—576年,距今接近1500年历史。同样在济南神通寺的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隋代石塔,建成于隋大业七年(611年)。
四门塔
如此说来,这座不起眼的紫金塔竟然比四门塔还早30多年,这不妥妥中国第一吗?那么为什么紫金塔却没有名声,又没有得到大力的保护呢?而且只是历城区的文保单位?难道仅仅是因为梁思成只去了四门塔而没来紫金塔吗?
唉!怎么说呢,我们还是看看这座塔的样子,除了这块塔铭,砌垒的石头好像缺失了悠长岁月的侵蚀与风化,看着好像也不算太古老。这不是主要的,最关键的是,它的历史没有得到历史专家或者文物专家的认可,因为除了这块金代题记,之前没有关于紫金塔的史料记载,而且始建紫金塔的北齐苏延晕史书上好像没有什么记载。
紫金塔,这座或许是我国最早的方形石塔,却因为史料的缺失,其地位就非常尴尬地成了隐形“富豪”,这第一争也不是,不争也不是。
正如浩瀚的历史烟云,有些人有些事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印记!紫金塔还能看到,或许更是一种幸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