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走了趟文化路,从文化路市场西门口的胡同直接上坡,到坡顶,再左拐,再走到没有路了,向北拐,顺着个大陡坡,再下到东西向的文化路。
这一路是感慨万千呀,仿佛穿越到了五六七十年代。这一路的老楼和老平房,还有那些大树,让我又变成了小孩。真是好呀,想从前了,走走这里就行,都没变样。充满历史的包浆感。
古来烟台就有靠山户和坐地户的两分。这所城里的算是坐地户了,那这住在这山半腰的,就算靠山户了。白石村,文化路,塔山,奇山,这都算靠山户了。想想好大一个规模了。以前竟从来没这个概念。
以前学地理,知道这高山上的环境是立体的,下边是春天,中间是秋天,山顶是冬天。
现在看看,真是不假,山上的时间仿佛是不变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