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今天的峄山南路走到头是啥样子?我不知道,但当年最早在我8岁、上二年级、也就是1964年的时候,我可没少从这条道上走。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那年那月那日,是冬日的一个星期天,早上也就是3.4点钟,被老爹从热被窝中拽起来,迷迷糊糊地跟着他拉着一平车水泥,说是往曹庄送,但我根本不知道曹庄在哪里。
从我家经中心街南门口,一路向南,过了老铁道顶,经福利院再向南。天仍很黑,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又经过了两个漫水桥,一个叫林桥,一个叫大桥。再向南就到了金寺了,这时天才明,老爹一看,我棉袄的后背已湿透了。

从金寺拐往西南行,约10余里,就到了阴平,8岁的我已累得快走不动了。问老爹咋还没到、还有多远?“快了快了”。
从金寺向南又走了约10里,才真的到了曹庄,当时叫曹庄人民公社。此时的我,是真的累坏了。
再以后经这条如今的峄山南路,还走了无数次。到金寺古邵去放电影,在坊上农场工作时是必经之路,一晃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想起了孔老夫子那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