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
当夏日的微风还带着一丝清凉,四川凉山布拖县的热情早已如炽热的火焰,在7月21日至23日的彝族传统火把节上熊熊燃烧。这里,是火把文化的原乡,是数万彝家儿女用盛装、火把和歌舞,欢庆光明与勇气,并传承千年文化的日子。

火把映红山岗
布拖的火把节,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时刻,更是彝族人民心中神圣的“星回节”,如同汉族的春节般重要。布拖,作为火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节日的氛围早已渗透到家家户户。平日里洒扫庭除,节日里宰牲备礼,男女老少穿上最华美的衣裳,手持火把,在田埂间、山岗上巡游,这不仅是驱赶害虫、祈求丰收的古老习俗,更是对光明和驱除黑暗的一种原始崇拜与祈愿。
7月21日,这股热情如同燎原之势,瞬间燃遍了布拖的每一个角落。拖觉、衣某、交际河、西溪河四大片区,如同四颗跳动的火苗,各自设立了分会场,上演着独具风情的民俗活动,每一处都弥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独特的民族韵味。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此刻更是将这份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银饰闪耀舞翩跹
到了7月22日,节日的核心舞台搬到了布拖县城。一场融合了古老传统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盛宴,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上午十点,主会场的开幕式隆重上演。庄严的毕摩祈福仪式过后,舞者们以刚劲有力的舞姿,再现着彝族史诗中的场景,讲述着民族迁徙、英雄传说,充满了力量与美感。这不仅是表演,更是对祖先智慧与历史的致敬。
而随后登场的阿都高定银饰与服饰展演,则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奢华的顶点。大街上,人们身着缀满錾花银泡、银领牌、银链的节日盛装,款款走来。在彝族文化中,银饰不仅是美的象征,更蕴含着辟邪祈福、财富地位的寓意。随着步伐,银铃叮当作响,耀眼的银光在阳光下流淌,每一件都是布拖工匠心血与智慧的结晶,诉说着他们对美的极致追求,也展现了彝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些精美的刺绣图案,往往蕴含着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

赛马场上马蹄疾
午后,激情并未消退,而是转到了城郊的赛马场。骏马嘶鸣,骑手们伏低身姿,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出,马蹄踏起滚滚烟尘,引得场边观众的心跳也随之加速。赛马在彝族文化中,象征着勇敢、智慧和速度,是男子汉力量的展现。不远处的爬杆比赛同样精彩,勇士们身姿矫健,如猿猴般攀爬着高杆,向着挂满彩头的顶端奋力冲刺,这不仅是力量的比拼,也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着彝族人民不屈的勇气。

夜幕下的火把狂想
真正的狂欢,要等到夜幕降临。7月22日晚上8点30分,布拖的心脏——火把广场及周边街道,瞬间被点燃!数万民众手持火把,汇聚成一条近两公里长的L”形火焰长龙,将整个县城映照得如同白昼。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和欢乐的歌声。人们自发地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达体舞”,手挽手,脚跟跺地,歌声此起彼伏,欢呼声、歌声、火把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最动听的生命赞歌,也凝聚了彝族人民对团结、对生活的热爱。

这火把节,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感受彝族千年文化脉搏跳动的最佳时刻。
(图文综合自布拖融媒及相关报道)
微信
朋友圈
搜索
彝族火把节文化内涵
布拖银饰制作技艺
凉山彝族服饰图案
2025年火把节盛况
体验彝族达体舞热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