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的大凌河景区,两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愣是被一群人堵在了路上,动弹不得。警灯一个劲儿地闪,警笛也嗷嗷叫,可堵路的百人队伍纹丝不动,就那么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路中间走。最后还是救护车司机没办法,自己倒车给他们让了条路。这要是真有紧急救援任务,耽误的每一秒都可能出人命,这群人咋就这么大胆子?
事情发生在 7 月 15 日,大凌河景区正是热闹的时候。堵路的这群人,大概有一百来号,穿着统一的红色上衣和白色裤子,看着特别扎眼。他们排着笔直的队伍,手里还举着广告旗帜,就那么在路中间慢悠悠地走。后面的消防车和救护车被堵得死死的,救援车辆的警灯一直在闪,那刺眼的光芒在人群中晃来晃去,警笛也响得震天响,可这群人像是没听见、没看见一样,脚步都没停一下。
有人说这是个 “暴走团”,里面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他们当时就那么稳稳地站着、走着,车过不去,旁边想路过的行人也被挡着,就这么僵持了快两分钟。那两分钟,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最后还是救护车司机叹了口气,自己慢慢倒车,给他们让出了一条路,这队伍才继续往前走。
后来这支队伍的领队出来说,当时消防车没拉响警报,他觉得那不是啥紧急任务,所以就不用让路。可事实是,这些车是去参加一个叫 “凌河之夏” 的活动,得提前到指定位置等着,虽说不是正在执行紧急救援,但也是有任务在身的。而且救护车那警笛可是响得清清楚楚,难道救护车的警笛还不够有警示性吗?
这个事情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后,网友们都炸了锅,气得不行。有网友直接怒怼:“要是救护车里躺着的是他们自己的家人,看他们还让不让路!” 还有人说:“救火救人的车,每一秒都金贵得很,耽误不起啊,这哪是堵路,简直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当地派出所一开始说这是 “素养问题”,景区管理中心也表示知道这事,但具体情况不清楚。这样轻描淡写的回应,让网友们更火了。大家纷纷质疑:“这要是一群年轻人拦车,处理方式还会这么轻飘飘吗?” 还有人觉得,这些老年人是不是有点仗着自己年纪大,就无所顾忌了。
网上有个呼声特别高,就是建议停发这些人的退休金。有评论说:“把退休金停发了,看他们还有没有心思在马路上这么折腾。” 也有人说:“组织者必须被处理,干脆取消退休待遇,让他们长长记性。” 其实大家也知道,停发退休金这建议不一定能实行,也未必符合规定,但这背后反映出的情绪很明显 —— 人们对那种 “年纪大了就不受约束” 的现象早就不满了。
后来有媒体说,这事儿不是简单的素质问题,很多人都觉得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有专家分析,人在群体里的时候,行为会跟自己独处时不一样。你想啊,队伍那么整齐,服装又统一,很容易让里面的人产生一种 “我们最优先” 的感觉,觉得自己人多势众,就可以不管不顾,所以才会做出挡住救援车还不让路的事。
听说这个 “暴走团” 在当地已经有差不多十年历史了,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出来走,经常占用景区的道路。景区管理人员也头疼得很,去年就因为有游客投诉,找过这个健走团的团长开会,之后情况好了那么一点点,可今年又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走的时候,经常占掉路面的一大半,有时候甚至能占到四分之三,好好的公共道路,愣是被他们当成了自家的操场。他们心里其实也知道这样不对,可就是习惯了,觉得没人能管得了他们。
关于该不该处罚,网上也吵翻了。一种说法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可以警告甚至拘留。另一种说法是,《道路交通安全法》里说,特种车辆在没有执行紧急任务的时候,没有绝对的优先通行权。但有个急诊医生说得特别在理:“等车上真拉着病人的时候,谁能保证路是通的?到那时候再让,就晚了!”
有个老人也站出来说:“人不能倚老卖老,遵守公共道德是最基本的,不管多大年纪都得懂。健身本来是好事,可要是变成了侵占公共空间,挑战规则,那性质就完全变了,就不光彩了。”
事情发酵后,当地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涉事的那个暴走团负责人也被约谈了。大家都在等着看后续会怎么处理,毕竟这事儿不光是素质问题,更关乎公共安全和规则意识。
公共道路是大家共用的,不是哪一群人的专属地盘。不管是参加活动还是锻炼身体,都得有个底线,不能影响别人,更不能阻碍救援车辆。希望这次的事能给所有人提个醒,遵守规则,尊重每一个可能关乎生命的瞬间,别让 “集体活动” 变成 “集体添乱”。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