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暑期到来,旅游市场热度持续升高。今年夏天,研学游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很多研学线路聚焦于我国独特的自然地貌。在海南,当地依托热带雨林资源打造的特色研学项目,吸引了不少孩子走进雨林探索自然的奥秘。
这个暑期,海南保亭依托得天独厚的雨林生态资源,推出雨林溯溪、探秘雨林、动植物科普等一系列雨林研学项目,迎来不少大大小小的研学团队。雨林研学把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书本里的知识在这里活了起来。
在研学导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雨林里还能亲自上手学习钻木取火、割胶等野外技能,在实地探索中,让自然知识跳出电视和书本,变得可感可知。
兼具知识拓展与实践体验的研学游,正逐渐成为家庭暑期出游的首选。不同于以往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游览,在研学中,孩子们能够与来自各地的同龄人互动交流,一同探索自然文化之旅。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寻踪国宝
今年夏天,位于四川绵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迎来多地的孩子们,在清凉中探寻大自然的神奇奥秘,了解野生大熊猫的栖息环境。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来自北京、天津、江苏等地的学生跟着巡护员和老师穿过茂密的丛林、跨过小河沟,在野生大熊猫的“地盘”中寻找它们的活动足迹。
通过讲解孩子们了解到,架设红外摄像机记录野生动物的影像也是保护它们的方式之一。而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是,这片区域的相机就曾拍到过野生熊猫的珍贵画面。
保护区内,千年的云杉高耸入云,一些树干上覆盖了厚厚的苔藓,松软的腐殖质踩上去犹如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受季风气候影响和海拔落差,这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是最早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地处岷山山系腹地,是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特征。除了野生大熊猫,这里还有川金丝猴、羚牛、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中国国家地理》青少出行老师葛青松称:“这边的动植物很丰富,我们带孩子来这边主要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几天的研学活动能够有一个沉浸的感受,能够唤醒他们环保的意识,去关照野外的动植物。”
宁夏:沙漠研学 见证黄沙上的生命奇迹
宁夏中卫的沙坡头旅游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今年暑期,不少孩子来到这里,实地感受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清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天的沙漠研学之旅。他们挑战的第一个项目是滑沙。面对全长168米、倾斜角度达38度的沙坡,不少孩子一开始有些胆怯。
放下紧张与顾虑,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沙漠的节奏。随之展开的是徒步行走至沙漠深处的探索。一路上,迎着烈日,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着沿途可见的植物和动物,绿色的耐旱植物、沙漠蜥蜴,都是大家观察和讨论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也慢慢认识到,即使在如此缺水、多风沙的地理条件下,依然有生命顽强地存活着。正如茫茫沙海中,格外显眼的一块块网状的麦草方格。
通过讲解,孩子们了解到当地“五带一体”综合治沙防护体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亲身体验了麦草方格的制作过程。
近年来,强调“知行合一”的深度研学旅行日益受到家长青睐。各地文旅部门也积极顺应趋势,推出融合本土特色的研学项目。在沙坡头的浩瀚沙海间,孩子们不仅学习了治沙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最终完成了自然与自我对话的课程。
来源:央视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