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为统领,提升三星堆—金沙、九寨沟—黄龙、大熊猫、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翠云廊—剑门关等品牌知名度,高标准建设国道318/317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和藏羌彝民族风情、蜀道三国文化等主题文旅风景道,打造一批标志性文旅旗舰项目,加强川渝联动,推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精品线路。要做靓名作、名城、名人、名品四张特色名片,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提升建设一批文旅名城,培育一批巴蜀名人文旅品牌,打造一批“川字号”文旅名品。
四川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地貌多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元。据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19年1月“双普查”中,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地方戏曲剧种等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万余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等八大类旅游资源24.5万余处。数量、质量均居全国第一方阵。 其中,石窟寺及石刻类数量、可利用的高山和极高山资源数量、大熊猫种群数量、竹类资源面积等多项资源数量,在已知数据中均居全国第一或前列。
2021年初,四川提出了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的“十大”文旅品牌,串联起5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5个5A级景区、数十个优质景点等,集纳四川最优质的文旅资源打造四川文旅大IP。 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纷呈;特别是以三星堆、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璀璨而神秘。2024年年末共有国有博物馆25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6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2项。
如何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精神,让天府文化成为四川的一大支柱特色产业?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刘强在"全省社会组织大讲堂"上,针对如何打造天府古蜀文化,发表自己的见解。 刘强认为,当今时代,是数字化时代,具有时代性,互动性,传播性,创新性。
那么,四川文旅出路在何方? 首先是认识国家发展趋势。当今时代,以连接为王、体验为王、创新为王。人们注重的是体验感,身临其境,互动参与,主动体验,共创共享。只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的体验形式,让文化“活”起来,。
游戏电竞技术居全国领先
2024年2月18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榜首,成为继《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又一“成都造”现象级IP。而在此前,《王者荣耀》《万国觉醒》《九州仙剑传》等“四川造”手游已相继突破百亿流水大关。 2024从动漫到游戏,四川数字创意产业正以“哪吒之力”搅动全球市场。这一系列爆款背后,不仅是技术与创意的胜利,更是四川数字游戏与电竞产业链生态效能集中爆发后激起的汹涌浪潮。
生态聚合:从“创意孤岛”到“热带雨林”。当你走进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腾讯新文创总部、网易雷火工作室、AG电竞俱乐部与可可豆动画比邻而居,在这里,一片数字“热带雨林”正自然生长出自己的生态圈。 这种“物理集聚”催生的化学反应,正是四川构建“动漫产业圈”的缩影——从2006年国家级动漫游戏振兴基地落地,到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800亿元,四川已形成覆盖IP孵化、技术研发、内容制作、衍生开发的完整链条。
《哪吒2》中惊艳全球的视觉特效,来自四川企业墨境天合自主研发的“超写实动态捕捉系统”。而这一突破背后是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的技术支持——该中心已主导制定44项行业标准,其中7项高于国际水平,为四川数字创意产业树立技术壁垒。 2024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游戏电竞营收近7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全国第一,技术外溢效应显著。
让历史人物"重现"在游客眼前
武侯祠《嘉靖谕旨拜武侯》、《躬耕陇亩》、《三顾茅庐》的情景戏轮番上演,节目精彩纷呈,吸引景区众多游客观看。
以戏曲为裳,以三国为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三国匠造所——戏裳雅集”。由三花川剧团来到“龙吟希声——三国戏曲艺术展”现场,进行《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三国主题川剧表演,带领观众深度体验戏曲艺术风发泉涌的魅力,切身感受三国文化丰富多元的内涵。
戏曲变装和皮影制作环节也吸引到无数观众打卡体验。经专业老师的妆造后,有的观众摇身一变成为三国历史人物,重新在武侯祠内寻三国、道三国。此外,观众还亲自参与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4位蜀汉英雄人物的皮影形象制作,体验非遗民俗文化,感受手工制作乐趣。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的“龙吟希声——三国戏曲艺术展”。展览汇集全国九家文博单位的110件(套)戏曲艺术精品文物,以“三国戏”的历史为开端,将文物展示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呈现三国戏曲的丰富内涵和最新研究成果。
梦幻恐龙"活"起来
在省科技馆,梦幻恐龙展太抢眼,“穿越”到侏罗纪的世界。
“吼!”“嗷呜”在文物展馆角,此起彼伏的猛兽咆哮声,令人汗毛直竖……这里汇聚了来自2亿年前的陆地霸主——各种凶猛的恐龙。
然而,真正走进恐龙展区,却是另一幅景象,霸王龙、牛龙、雷龙、甲龙在朝你“卖萌”,温柔的摇头,有节奏的摆尾,看起来十分逗趣。
仿真恐龙通电后,会叫会动,游客不但可以与恐龙近距离拍照、互动,还可以通过科普墙,了解恐龙家族的衍生信息。
坐直升机看兴隆湖 低空经济又有新玩法
2024年10月7日,成都锦江区的市民闫先生来到天府公园停机坪,乘机感受在假期结束前“尝鲜”。
天府新区天府公园停机坪试乘,观光直升飞机上升至200米左右巡航高度,沿天府大道飞行,途径科学城、兴隆湖等城市地标。俯瞰地面,兴隆湖湖面如镜,仿佛一幅画卷缓缓展开;远处望去,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城市天际线映入眼帘。
据了解,该航程约12公里,是天府新区首次试飞低空载人直升机文旅观光线路。 闫先生通过乘机感受,认为这种观光方式很新颖,很符合成都对新鲜事物包容度高的特点。
近年来,上海市把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今年,上海在低空经济黄浦江白天航线的基础上,开通了夜游新航线,吸引了很多人尝鲜,空中过年,也成为了不少市民游客的新玩法。
夜游线路从浦东出发,随后沿着黄浦江中心线飞行,途经外滩和陆家嘴,在空中飞行时间约15分钟,飞行高度在300米左右。沿途乘客还可以看到此起彼伏的烟花,感受别样的场景。
沉浸式旅游又有新感觉
沉浸式旅游体验即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使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互联网技术的崛起,高科技的应用,将使人类进入“时空的穿梭”和“虚拟世界”时代,旅游产业也将迎来体验化的新时代。
沉浸式“吃”法。满汉全席餐桌:利用3D投影映射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把餐桌变成一场有趣表演秀的“舞台”。桌面除了干净的盘子、杯子和一些餐具外,空无一物,这一切都是依靠上方的投影仪。投影的“大厨”在顾客面前的餐桌上做出一盘虚拟的大餐。 全息环境:利用360度全息投影技术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的坐在沙漠、雪山、海底用餐,还有鸟语花香,风声海浪做伴。用餐的时候,各类鱼群甩着尾巴在四周游动、海水的波纹在餐桌上随意流泻,在水波荡漾中仿佛置身深海的蓝色梦境。
沉浸式“游”法。全息投影+数字展厅:将展览品通过3维、5维数字化扫描,并通过全息投影展现,游客可全方位、360度对展品进行观赏,并获得空前的科技感体验,可极大提升游客兴趣值。同时数字化展品可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将其活化,例如活化原始生物、古代场景等,这都将带给游客极强的感官体验。 AR技术+导览:AR 应用App,将虚拟的形象与实景叠加,游客只需跟随手机中的虚拟形象前行,同时通过GPS技术实景定位,显示游客所在位置,将导览与趣味互动完美结合,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沉浸式“住”法。VR酒店-房间投影:通过VR投影技术,将房间投影成任意一种主题世界,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应用对投影进行控制,同时将房间元素与投影同步,比如让游客感觉到房间的灯光变蓝、床在随着波浪移动等交互体验,使游客沉浸在自己打造的虚拟现实中。
沉浸式“购物”。将3D全息技术与广告结合,使产品的视觉效果更加震撼、顾客不需要附加设备,就可以观看立体的装饰设计,同时极大提高了对产品的好感与新鲜感。
沉浸式“娱乐”。使用激光投影、超大全息幕,结合创意及后期制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带给观众震撼生动的灯光交互体验。
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打开旅游大门,让游客有新的认知和体验感,主动"融"入进来,只有这样,才会让文化产业"强"起来。(郭成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