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镇是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位于市区东北五六公里的105国道上。在商丘,每当说起双八镇,可以说闻名遐迩,无人不晓。
光荣的历史回忆
双八镇之所以知名度如此之高,是由于它的名字与新中国的伟人联系在一起。1958年8月8日上午,毛泽东主席乘坐火车到达商丘,专列停在陇海铁路的商丘站。毛主席在专列上接见了商丘地委和商丘县委负责人,听取了汇报,询问商丘的历史文化说:"你们商丘是古宋之都,还有什么文物?"县委书记刘学勤把文雅台、三陵台、阏伯台、八关斋、壮悔堂等历史遗迹的情况作了汇报。毛主席问商丘农作物有哪些特产?刘学勤回答有小麦高粱大豆谷子。毛主席又问今年小麦大丰收吧?刘学勤又汇报了小麦收成情况。毛主席提出要到基层看看农业生产,刘学勤介绍说,“北郊四五公里沿公路有个道口乡黄楼中华农业社,从火车站到那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了”。毛主席说,"好吧,就去中华农业社看看。”说完就下了火车,乘坐一辆华沙牌轿车,出火车站经人民路,过包河桥往东北驶去。
在路上,毛主席看到公路两旁秋季农作物长势喜人,十分高兴,问刘学勤,全县高粱种多少,谷子种多少,亩产能多少斤。又问,"农民喜欢吃小米吗?"刘学勤说,"小米在秋杂粮中是好品种,冬季农民喜欢喝小米粥,比较好调剂生活。"毛主席说:"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打垮了蒋介石,农作物改革不要把谷子改掉了。"
毛主席乘坐的轿车,走到商丘县道口乡党委政府驻地,就下了车在办公室稍停,出了院子向西走去,路上观看了村头庄稼,还问了路旁大麻子的用途。在村头农田丰产试验站,农业社的社员们热情欢迎毛主席。他看到有十几个社员正在打机井,就漫步走到机井边,笑着问"这井打多深,多少天打一口井?"乡长唐崇举回答,"十二丈深,二十多天可以完成。"毛主席向青年打井队员详细了解打机井的情况,问长问短,大家围在毛主席身边感到十分光荣和幸福。
接着,毛主席又参观了农业试验田。在红薯试验田边,立着一块介绍红薯丰产田的木牌,牌子上写着亩产两万斤。毛主席在牌子前驻步望了望,合作社社长扒一穴红薯给毛主席看,用枰一称只有半斤重。地委史副书记让再扒一棵,毛主席说,不要扒了,红芋长的很好,要加强管理,争取大丰收。毛主席又看了一块稻田和一片高梁,询问亩产预计多少斤。毛主席仔细观察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还看了人造粪尿池,询问了解有关情况。然后,他从试验田里走到公路上,登上了轿车准备返回,人们从村里和田野里潮水般涌来,二三百人围住汽车,热情的欢呼"祝毛主席身体健康"。毛主席与大家挥手致意,并与胳膊伸进车窗的几个青年农民握手告别。
在回来的车上,毛主席问刘学勤,"你相信那亩红芋试验田能产两万斤吗?"刘回答不相信。毛主席说,"脑子太热了,没有科学依据,不符合实际。"又问"你们栽种多少亩红芋,过去亩产多少斤?"刘如实汇报一二千斤。毛主席说,"今年能亩产四五千斤就翻了番,也很好了。给下面打招呼,不要随意提亩产万斤的口号。"毛主席到了火车站,谢绝了去会客室,直接上了专列,挥手向陪同的地方干部和车站工作人员告别,火车向东徐徐驶去。毛主席视察的这一幕幕情景,商丘人民永远铭刻在心。
曲折的地名变动
道口集古临黄河,今为故道,汉代建村,隋有集市,宋置于镇,民国时期称道口集。解放后设道口乡,属商丘县管辖。1958年8月,毛主席出京视察途中在河北徐水县考察后,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接着,毛主席来河南视察了商丘县道口乡黄楼农业合作社后,该乡即成立了人民公社。按原来的乡名,本应冠名为道口人民公社。但是,出于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敬仰,为纪念毛主席八月八日视察,经上级批准冠名为"双八"人民公社,黄楼农业合作社改为"双八"生产大队。
二十五年后,按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神,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乡镇不能再用虚名,要用乡镇政府驻地的实际村镇名冠名乡镇。地委在"双八"进行政社分设试点时,当地人民群众难以割舍对"双八"的感情,纷纷到地委工作组反映,强烈要求改乡后仍然沿用原来地名称"双八"乡。但地委行署向省有关部门多次请示,未能如愿批准,只得将双八人民公社改为道口乡。
时隔一年,1984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市搞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商丘地委又将商丘县道口乡,作为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试点,准备把道口乡改为道口镇。当地干部群众对丢掉“双八"冠名耿耿于怀,又借此机会向地委工作组反映,强烈要求改为"双八"镇。地委工作组经过认真研究,为了滿足人民群众的心愿,联想到安阳滑县有一个以道口烧鸡闻名的道口镇,就以不宜冠名重复为由,以行署名义给省地名主管部门打报告,要求在乡改镇时仍然恢复"双八"冠名,改为"双八镇",终于得到了批准。消息传开,当地干部群众像当年毛主席视察时一样,群情振奋,奔走相告,热烈庆贺。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商丘地区,设立地级商丘市,并将商丘县改为睢阳区,原县级商丘市改为梁园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位于原商丘县北部的双八镇被调整为梁园区的辖区,成为今天的梁园区双八镇。社会变化,人间沧桑,一波三折,当地人民群众终于把“双八"这个时间符号,变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名,倾注了纪念毛主席视察的一片深情。
努力再铸辉煌
经过改革开放,由于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奋斗,商丘市梁园区双八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不仅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兴办了各种各样的民办企业,而且又引进新技术,建造塑料大棚,大力发展草莓果品生产。他们独创了畅销全国的草莓品牌,显著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生活水平。
当年毛主席视察时,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技术水平低下,缺少化肥农药,粮食蔬菜品种原始落后,亩产万斤红薯成为不敢相信的天方夜谭。如果以现在的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条件,这一切都可以实现。如今,双八镇的优质小麦和玉米产量,已是亩产普遍一两千斤的高产。商丘黄土地上的红薯产量,己经创造了最高亩产三万多斤的奇迹。如果能把今日的辉煌奇迹报告毛主席,他老人家会多么喜悦呀。
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1968年建设了"毛主席视察黄楼"纪念馆。如今纪念馆整修一新,已成为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景点。纪念馆大厅中间是七米多高的毛主席画像,两侧配有两幅毛主席视察时的大型彩色照片,各展室内摆有200多幅毛主席一生革命活动的珍贵照片。纪念馆中竖有一尊毛主席塑像,纪念馆门前还保存着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机井和试验田。许多商丘人节假日都来到这里参观游览,怀念毛主席当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六十多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沧桑巨变。祖国变了模样,商丘也换了新颜,毛主席视察过的双八镇铸造了辉煌的篇章,成为豫东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一切可以告慰毛主席在天之灵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