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迎来一周年。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年以来,天坛、景山和社稷坛三处遗产点通过科技赋能加强文物保护、活化文物利用融入当代生活、推出科普研学丰富文化体验等举措,持续展现文化魅力。其中,过去一年,天坛公园上新的北京中轴线建筑系列文创产品,年销量突破15万件。在市属公园之外,部分旅游商家也陆续推出北京中轴线相关入境游、研学产品,带火“打卡经济”。
部分景点展览数量同比增长近八成
天坛、景山和社稷坛三处遗产点通过科技赋能,为遗产保护注入了新动力。其中,为了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助力历史文化遗存的精细治理和科学保护,天坛公园利用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古建台账,完成圜丘建筑群数据可视化采集,实现中和韶乐非遗“数字永生”,并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中山公园开展社稷坛等15处明清建筑及构筑物测绘,完成神厨神库等5处建筑修整,开展棂星门文物监测,完成105件文物数字化高清拍摄及12件木器藏品修复。
在传承北京中轴线历史的同时,北京市属公园同样更加注重丰富游客游览体验。中山公园推出“来今雨轩讲堂”文化品牌,举办公园保护、文化传承类学术讲座6期,其中三期线上观看量达到680万人次。景山公园的观德殿、绮望楼等展览殿堂影响力持续扩大,举办以掐丝珐琅、非遗、雕塑等为主题的16项高品质展览,同比增长近八成,成为重要文化展示窗口。同时,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万春亭上望中轴,已经成为景山吸引游客打卡的一块金字招牌。
除了融入公园历史、故事和美景之外,天坛、中山、景山三家公园还深度融入北京中轴线元素,推出众多文创产品,吸引游客纷纷来公园打卡、购买。据了解,过去一年,仅冰箱贴领域,天坛公园就上新了祈年殿藻井分层冰箱贴等50余款中轴线建筑系列文创产品,年销量突破15万件。中山、景山公园推出百余款文创产品,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将迎来更多入境游客体验
北京中轴线是展示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承的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围绕北京中轴线,各大公园、旅游企业纷纷推出入境游、研学游等旅游产品。
过去一年中,围绕北京中轴线主题,天坛、中山、景山三家公园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科普活动。其中,中山公园开展中轴线主题科普活动23场,推出“中山论学”“中山风物”等线上科普活动;景山公园举办中轴线主题科普活动24场,内容涵盖景山历史文化、古建筑屋顶结构、古树观察实践等多个领域。
在市属公园之外,各旅游企业也纷纷布局相关研学产品。途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暑期,途牛推出了“研学定制丨北京当地5日游”产品,行程包含故宫、长城、北京中轴线、老北京胡同等历史文化遗迹,以及“鸟巢”“水立方”等奥运主题景区,行程中还设置了故宫特色研学课程——趣玩故宫、绘制北京中轴线、奥运知识竞赛等特色游学体验,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的关注。
谈及入境游相关产品的布局,北京神舟国旅集团假日公司副总经理张靖介绍,针对中长线游的入境游客,神舟国旅会将北京中轴线体验镶嵌在北京整体线路中。北京中轴线产品线路通常分为南中轴和北中轴产品,其中,南中轴涉及前门、琉璃厂古文化街、天坛等景区景点。北中轴则覆盖什刹海—鼓楼地区,以及延伸到“鸟巢”和“水立方”等景区。这类分段式的北京中轴线产品多以低碳步行的形式体现,导游会带领入境游客边走边讲边体验。
京骑文化公司联合创始人窦俊杰认为,北京中轴线相关旅游产品需要更进一步对外进行宣传,且市场推广需要多方协作。一方面需要官方通过主流媒体发声,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旅游同业的专项推介。希望相关部门更多地组织入境游运营商培训,帮助业者更好地认知北京中轴线的独特价值,深入理解产品亮点、资源对接及市场推广策略。
窦俊杰还谈道,目前,已有两家大型旅行商计划将“骑行中轴线”产品纳入其明年入境游产品线,因此明年将会有更多的入境游客来体验北京中轴线。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