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31日电 (郝斌)夜幕下的怡心湖公园银杏广场,藤蔓灯串与星空幕布交织成浪漫背景,“全民KTV”的麦克风递到市民手中,非遗展位前的蜀绣纹样在灯光下流转,美食摊的香气引得游人驻足……近日,2025年双流区“乐动双流?全民嗨唱”全民音乐季与成都友诚青年艺术周双流分会场活动在此联动上演,40个融合烟火集市、非遗体验、美食文创的展位,构建起“逛、玩、赏、尝”一体化场景,2万余名参与者在此消费超百万元,为周边餐饮、酒店注入强劲活力。
活动现场。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供图
“以前总听说怡心湖美,今天一来,不仅看了演出,还亲手体验了非遗竹编,值回票价!”成都市民陈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活动的魅力。这场以“城市慢生活”“音乐沉浸体验”为主题的盛宴,打破了传统文旅活动的边界——观众既是演出的欣赏者,也是非遗的体验者、消费的参与者。国际友人的加入更让这场盛宴有了“国际范儿”:澳大利亚学生EUAN MALCOLM FORBES在敲打中国鼓后直呼“震撼”,俄罗斯学生SOFIA ZVONAREVA把玩着非遗香包笑称“想把这份美好带回国”。
文旅融合的活力不仅在怡心湖绽放。黄龙溪的火龙灯舞与中国鼓表演,通过“非遗+互动”的形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希望火龙灯舞传遍世界”,黄龙溪学生温嘉心的心声,正是成都市双流区以文旅为桥,推动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的生动注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双流区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5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2856场次,惠及群众42万余人次,先后获市级文体类表彰4项,带动文旅消费数亿元,让“文化惠民”从口号变为市民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
7月27日下午,双流体育中心内,中乙足球赛成都蓉城B队与温州俱乐部队的对决牵动着上万观众的心。赛场外,同步开启的体育市集里,文创产品、特色小吃展位前人头攒动,观赛球迷在中场休息时涌入市集,形成“观赛+消费”的热闹场景。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较量,更是双流“体育+商业”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据统计,仅中乙联赛系列赛事已带动体育文旅融合消费数百万元。
“赛事带来的不仅是人气,更是‘流量变留量’的契机。”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赛事+市集”“观赛+旅游”的组合拳,双流体育中心周边商圈客流稳步增长,不少外地球迷为看一场球,顺带游览黄龙溪、打卡怡心湖,形成“一日观赛、多日消费”的链条。这种“体育搭台、商业唱戏”的模式,正让赛场的激情转化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动能。
在双流的发展蓝图中,文旅与体育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怡心湖公园既承载着音乐季的浪漫,也举办过绿道骑行等体育活动;黄龙溪古镇既是非遗传承的阵地,也是龙舟赛的举办地。这种“一场地多用途、一活动多业态”的布局,正是双流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赛营城”理念的缩影。
“未来,我们要让一场比赛、一次演出成为新消费的起点。”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人的话语勾勒出清晰路径:持续以场景创新激活消费潜能,让“慢生活”的文旅体验与“快节奏”的体育激情相辅相成,推动双流从“活动举办地”向“生活目的地”跨越,在文旅商体融合的赛道上,跑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